返回 主页

土地流转

甘肃省会宁县文兵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文兵: 让“撂荒地”变“聚宝盆”

部门:丁家沟镇 | 栏目:土地流转 | 来源: | 作者: | 日期:2022-05-05 11:43:46 | 阅读: 980


李文兵是甘肃省会宁县甘沟驿镇六十铺村的一名普通农民,于2010年创办了会宁县文兵农机专业合作社。近年来,他带领合作社依托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发展现代农业、提高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为重点,着力优化农机装备结构,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性社会化服务,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能力,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全面丰收,为促进当地现代农业发展、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李文兵瞄准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和全县全膜玉米、马铃薯种植面积大、机械化生产需求高的实际情况,通过机具折价出资、土地折价出资、现金出资等方式,吸纳12家种植合作社和454户农户加入合作社,购置大中型农机具和植保设备,推广应用适宜本地作业的先进农业机械,及时高效地为社员、贫困户和其他合作社提供低成本、便利化的社会化服务。
李文兵采取“农机合作社+种植合作社+贫困户+服务”的模式,支持韩集、杨集等7个乡镇建成马铃薯、蔬菜、中药材等规模化、标准化示范基地8个1.2万亩;在中川、土木岘等5个乡镇实施休耕管护面积1.35万亩;利用实施农机深松整地、机耕补贴政策,对项目区100多户贫困户开展全托或半托服务,服务面积达700多亩;利用统防统治补助资金完成小麦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2300多亩,涉及贫困户571户。
合作社制定了规范的农机作业服务合同,明确了作业质量、作业标准、收费标准、结算方式、违约责任等,充分发挥合作社在资金、技术、机具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与科研院所及农机产品经销商衔接,引进新技术、新机具进行试验示范,对效果较好的技术和机具在自己的合作社率先示范推广。合作社在搞好农机服务这一主业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多元化”服务,在不改变农户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给农户更多自主权,根据实际需求,提供三种服务模式,实现互利共赢。
在李文兵带领下,合作社与县农机化技术推广站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合作,累计试验示范新技术8项,引进新机具19件,进一步提高了玉米、马铃薯、药材、土地耕作、土地深松、残膜捡拾等作业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
他还积极与县农机化学校衔接,走校社联办的路子,无偿提供场所和农机具,让合作社成为农机手的实训基地,采取集中授课培训、实际操作训练、跟踪作业服务等多种形式,以农机专业合作社成员、农机大户、农机手等为重点,至今已培训10000多人(次),其中贫困户3000人(次)。合作社派出的选手参加全国举办的各类农机手大赛均获得了优异成绩,其中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荣获第三届、第四届“中国农机手大赛全国总决赛最佳团队奖”。
截至目前,合作社拥有社员466人,其中贫困户46户,拥有动力机械29台、配套机具195台(套)、专业农机手20人,农机作业服务辐射12个乡镇,流转土地1063.78亩。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合作社先后被授予“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全国3·15诚信经营公认品牌单位”、“中国十佳合作社质量信用领军单位”和全国首批“惠农工作服务站”,被会宁县委县政府授予“2018年度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先进示范合作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