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492号,以下简称《条例》)有关要求规定,特编制我镇2020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本报告由概述总体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情况、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六部分组成。本年报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21年1月1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止。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2021年度我镇主动公开信息数为60条。其中:行政机关机构职能类信息为1条,规范性文件类信息为0条,人事管理类信息为10条,重点领域信息公开40条(包括:履职依据3条,规划计划1条,预算决算2条,重大项目2条,乡村振兴2条,医疗卫生8条,社保信息2条,社会救助3条,社会福利2条,环境保护3条,安全生产3条,文化旅游3条,应急信息3条,政策解读3条,),其他信息数10条。
为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各项工作有序有力开展,确保信息公开质量、数量同步提升,我镇多措并举,不断使政务公开更及时有效,充分保障民众知情权、参与权。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进一步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我镇调整充实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和信息公开办公室成员,明确专人专岗负责,形成了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抓,分管领导加强协调具体抓,相关部门明确专人负责抓,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督促抓的工作格局。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序开展,按照上级领导部门的指示完成信息更新。
(二)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情况。按照有关规定,结合本镇实际,在梳理完善各项原有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依申请公开、保密审查和责任追究等配套制度,进一步深化制度改革,创新公开制度,加强政府公开信息报送体系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和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依法维护国家秘密安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
(三)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一是加强重点领域公开,及时梳理并公布权责事项清单、重大建设项目有关事项、社会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内容的公开,对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或专业性较强的重要政策法规,及时做好科学解读,有效开展舆论引导,较好地服务了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了人民群众依法行使知情权。二是提升便民服务能力,进一步拓展主动公开内容,对于行政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方面的信息,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依法依规做好公开工作。发挥各类信息公开平台和渠道作用,统筹运用政府网站、政务微信发布信息,充分发挥电视、报刊、新闻网站和便民服务中心的作用,扩大发布信息的受众面、提高影响力。
(四)完善公开制度规范。
确保政务信息公开工作高质量、高标准、严要求地进行,建立健全了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工作机制,制定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包括《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制度》、《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制度》、《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等。建立信息公开工作的长效机制,做到“四个落实”,即:落实分管领导、落实专门机构、落实专职人员、落实有关工作措施和制度,使政务公开工作长期有人管、有人抓,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制发件数 | 本年废止件数 | 现行有效件数 |
规章 | 0 | 0 | 0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0 | 0 | 0 |
第二十条第(五)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许可 | 0 | ||
第二十条第(六)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处罚 | 0 | ||
行政强制 | 0 | ||
第二十条第(八)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收费金额(单位:万元) |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0 |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 申请人情况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组织 | 总计 | |||||||
商业 企业 | 科研 机构 | 社会公益组织 | 法律服务机构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 (一)予以公开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不予公开 | 1.属于国家秘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四)无法提供 |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五)不予处理 |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六)其他处理 | 1.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申请人逾期未按收费通知要求缴纳费用、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其他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七)总计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 0 | 0 | 0 | 0 | 0 | 0 | 0 |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 行政诉讼 | |||||||||||||
结果维持 | 结果 | 其他 | 尚未 | 总计 |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 复议后起诉 | ||||||||
结果 | 结果 | 其他 | 尚未 | 总计 | 结果 | 结果 | 其他 | 尚未 | 总计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是公开的重点还不够突出,内容和形式还有待加强,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社会知晓度还不高;二是没有专门的信息管理维护人员,信息上传者身兼数职,导致公开信息的收集、上传、更新力度不够;三是对信息公开标准理解不到位,导致公开信息质量不高,甚至出现错误。
(二)具体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
1.针对公开重点,注重公开时效,突出重点领域。我镇将进一步梳理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进一步扩大公开范围,拓宽公开渠道,创新公开办法,丰富公开形式,让更多公众了解政府信息的查询方式和基本内容。通过监督电话、网上信箱等途径,接受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
2.派专人负责政务信息公开,加强专业培训,对信息公开标准、目录进行学习,提高信息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无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