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结果: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乡村建设工作,编制了《会宁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21-2025)》。“十四五”期间,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上,强化主体责任和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把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坚持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每位县级领导联系一个镇,每位科级领导包抓一个村,加强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指导。树立“一盘棋”“一张图”理念,各部门按照职责,强化资源要素支持和制度供给,协同配合,在工作谋划、项目安排、措施保障上目标同向,在重点工程项目上集聚资源,在工作推进上相互衔接、上下联动、整合力量、集中突破。强化督查指导,把乡村振兴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年度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拓宽引才渠道,通过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和专业人才引进,集聚一批急需的“三农”人才。以乡情乡愁为纽带“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回引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和优秀务工人员到乡村创业兴业,支持企业家、专家学者和技能人才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和捐资捐物。允许符合要求的公职人员回乡任职。发挥白银市科研院所和会宁县教育智力密集优势,组建一批“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发挥党的群团组织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谋划实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青春建功行动。在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上,规划“一带两轴、两心多线”的农业产业空间布局结构。实施两个百万为支撑建立全省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示范区(100万亩全膜玉米,100万亩黑膜马铃薯),改造提升关川河流域10万亩苹果产业带、渭河流域10万亩中药材产业带、祖厉河全流域20万亩设施瓜菜产业带(全县蔬菜面积达到1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2万亩)、以东南部乡镇为主的10万亩优质亚麻产业带,全面提升大养殖,以中北部乡镇为主建立现代肉羊产业集群,依托国家级核心繁育场在中部乡镇建立现代肉牛产业集群,依托东方希望畜牧在汉岔、头寨等北部乡镇建立现代生猪产业集群。在发展乡村旅游上,以红军会宁会师旧址、红军长征胜利景园、大墩梁和慢牛坡烈士陵园、长征农场和红军在会宁战斗生活的遗迹遗址为主,打造以聆听长征故事、践行长征精神为主题的红色研学旅游示范区;依托我县金色教育(西北高考状元县)资源,以会宁教育展馆、张嗣功故居(学窑书韵)、示范性高中等为主,打造金色教育研学体验区。以美丽乡村示范点、田园综合体、自然风光资源带等为依托,建成一批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区。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提升农村路水电气房厕及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水平,努力建设农村“五化”工程。开展田园建筑示范,注重房屋设计,注意保留乡村风貌,建设立足乡土社会、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美丽乡村。实施美丽乡村省级示范村、市级示范村、县级示范村“三级联创”项目,打造一批具有“会宁韵味”的特色精品村和美丽风景线,全面实施村庄绿化工程,重点推进村内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开展农村义务植树等活动,严格保护乡村古树名木,美化整治乡村环境。在乡村振兴项目谋划上,“十四五”期间,共谋划各类项目九大类138个,规划投资350亿元,其中流域综合治理项目16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7个,乡村土地建设项目6个,乡村饮水安全项目8个,乡村绿化项目7个,乡村产业发展项目36个,乡村旅游项目10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