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什么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答: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要求。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2015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出全面部署,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十九大报告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问:什么是两不愁、三保障?
答: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简称“两不愁、三保障”。
问:什么是六个精准?
答: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调研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2015年,他在贵州考察时,进一步就扶贫开发工作提出“六个精准”的基本要求:①扶贫对象精准;②项目安排精准;③资金使用精准;④措施到户精准;⑤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⑥脱贫成效精准。
问:什么是五个一批?
答: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讲的“五个一批”表述: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贫困人口退出验收标准:
贫困人口脱贫以户为单位,主要衡量标准是该户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有安全饮水,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共6项指标,均为否决指标,全部达标后方可退出。
1、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2017年省定标准为3700元,2018年贫困人口退出的收入标准工作目标为稳定超过3500元,以后年度按照国家公布的扶贫标准,在当年脱贫验收实施方案中明确。预计今年我省的脱贫标准为3800元,人均纯收入采取国家统计局现行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体系,结合稳定脱贫所需的收入可持续性要求进行计算。2、不愁吃、不愁穿。贫困家庭成员不为吃穿发愁,家有余粮或有钱购粮,所有成员四季有衣换,能满足日常生活需求。3、有安全饮水。水量够用,每人每天不低于20升;取水方便,供水到户或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或取水水平距离不超过800米、垂直距离不超过80米);水质和供水保证率符合《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有关规定;用水方式, 包括自来水、集中供水点、水窖或其它储水设备,小电井、引泉和大口井等。4、义务教育有保障。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学生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并享受“两免一补”和“营养餐”教育资助政策,无因贫失学辍学(因病休学和因残疾、智障而不能上学、休学或辍学的除外)。5、基本医疗有保障。即“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保障范围,并享受了参保费用补贴政策和相关特惠政策”。6、住房安全有保障。即贫困人口有安全住房,省上对安全住房按照农户自建、实施危房改造、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三类分别制定了验收标准,验收时要每户出具农村房屋安全鉴定报告和住房安全达标认定书。
贫困村退出验收标准:
贫困村退出以贫困发生率为主要衡量指标,统筹考虑村内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等综合因素。
1、贫困发生率:贫困发生率=(贫困村贫困人口数÷贫困村农村人口数)×100%。贫困村农村人口指本村常住人口。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该项指标达到退出验收标准2、产业发展:有主导产业;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覆盖;有集体经济收入。3、基础设施:建制村通硬化路;自然村通动力电;人居环境达到干净整洁的基本要求。4、基本公共服务: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生有学上;有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所在村可不设村卫生室);贫困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