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会师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既定目标任务,不断创新发展思路,以脱贫攻坚为总抓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顺利的完成了“十三五”期间的各项工作任务目标,全镇经济社会保持了较快向好的发展态势。“十四五”时期是进入新时代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我们将紧紧围绕“服务重大项目、服务社会稳定、服务城乡发展、服务基层治理”的工作要求,以服务县域经济社会综合发展为主线,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创新转型,力争到2025年,将会师镇建设成为县域社会稳定的“调压阀”、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生态和谐的“指向标”。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定位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依托区位优势,以提升城市承载力为重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吸引人才集聚,改善城乡生活环境品质,着力打造县域综合发展中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奋斗目标和远景目标
在“十四五”期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脱贫成果有效巩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 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巩固特色种养殖产业,在保障群众现有收入的基础上,拓展探索多元化增收渠道,不断提高群众收入,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确保已脱贫人口脱真贫、真脱贫、不返贫。
——基础设施全面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由“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持续补齐基础建设短板,城市背街小巷道路全部维修并硬化,实现城区文化体育设施全覆盖;全镇农村自来水通水率、入厨率达到100%,村组道路硬化率达到100%,道路两侧实现绿化全覆盖,完成35户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做好控辍保学,提升农村教育保障水平;强化农村医疗卫生教育,重点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卫生知识普及;做好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全面调处矛盾纠纷,保障辖区社会稳定。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做好污水管控治理,严格河道治理,强化大气污染整治,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严把土地使用,持续加大对城乡环境的综合整治。
——基层治理平稳有序。强化村(社区)工作力量,改善社区办公条件,提高干部业务能力水平,提升社区服务群众能力;推行村规民约、呵护公序良俗,不断提高村(居)民的自律、自治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重点任务
在“十四五”期间,会师镇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一是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狠抓新型产业建设。坚持“21211”产业方向不动摇,在确保“两个百万亩”基础产业不缩水的基础上,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推进镇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依托现有红色资源和南川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结合自身地理区位优势,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在城周东河、南咀、西岩三村建设苹果种植园、草莓采摘园、康养农家乐等新型农业产业,大力发展观光休闲体验农业和红色旅游产业。在西岩、东河等村,探索建立以农产品深加工和平台带货相结合的农业产业新业态,以马铃薯、苦荞、土蜂蜜等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为核心,不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配合各大平台直播销售,打造“农业+生产+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条。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主体的发展水平,不断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机械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结合辖区交通优势,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探索在东河、南咀等城区周边和S35景泰至礼县高速公路会宁段出口处建立大型物流周转中心。
二是继续秉持以人为本,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工作,依托现有四级“网格化”管理体制,不断优化人员结构,将网格触角深入到每一栋楼宇、每一单元,依托微信、钉钉等技术手段,不断提升智能化管控水平,力争实现信息数据的即时编辑、上传、办理,提升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水平和能力。完善信访机制,畅通信访渠道,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不断加强对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坚持矛盾纠纷调解的抓早、抓小,从源头上化解引发矛盾纠纷的各种因素。以人防和技防相结合,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智能化建设,强化特殊人员管控,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从小从细织密安全生产防控网络,不仅盯住非煤矿山等传统安全生产领域的整治,更要紧扣近年来易发多发的电动车充电、高楼火灾、高空抛物等新的安全隐患点,建立健全长效预防机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是深入开展环境整治,确保辖区环境整洁。持续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不断优化城乡环境。以公路沿线和点的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大绿化造林面积,全镇新增绿化面积5000亩以上,依托现有东山森林公园的资源优势,建立康养基地;在各村开展“厕所革命”,加大卫生厕所建设力度,在城周四村覆盖率达到95%以上,远郊4村覆盖率达到80%以上;做好环境的长效保洁,在城区提倡垃圾分类回收,引导培育群众分类习惯,在农村增加垃圾收集点数量,提高垃圾转运能力,整治污水排放,全力优化镇村生活环境。深入推进乡风文明移风易俗工作,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同时,强化土地保护力度,严控土地使用情况,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行为。
四是稳步发展社会事业,全面加强民生保障。完善民生保障体系建设,持续发挥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政策的保障作用,做到应保尽保,达到扶危济困目的。依托现有养老服务体系,在社区建立养老服务站点,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以“公益+私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社区养老、日间照料等服务全覆盖。严格落实义务教育相关政策,坚持控辍保学不动摇,拓展对残疾儿童的送教上门服务范围,切实保障儿童受教育权利,全镇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9%;强化校园周边环境治理,配合做好城区学校新建和扩容改造项目的相关拆迁征迁工作。注重把促进发展、调整结构与扩大就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鼓励高素质人才返乡创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坚持以文化惠民为目的,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实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式下,不断健全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院建设水平,提升硬件水平和医务人员专业能力,增加社区卫生服务站数量,实现社区全覆盖,持续开展村医从业能力培训,确保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成效显著,卫生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五是全面加强组织建设,提升基层执政能力。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强化党的领导,突出政治功能,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基层执法队伍,推进村(社区)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以新社区成立为契机,大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干部队伍。对现有不能满足群众需要的校场社区、东山根社区、桃花山社区等阵地建设薄弱的社区,另选新址建设或改造升级,实现各村(社区)阵地建设全部改造提升达标。不断加强镇村(社区)干部管理水平,完善量化考核管理机制,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吸收新鲜血液,把想干事、能干事的优秀人才吸引到村(社区)干部队伍里来,按照“管辖居民10000人以上的配备社区工作人员15-17名,居民5000至10000人的配备社区工作人员10-12名,居民5000人以下的配备社区工作人员8-10名”配备工作人员,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积极发展壮大村(社区)集体经济,在社区探索通过成立物业、养老等公益性企业提高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在村级通过建立专业产业合作社、土地流转等形式,增加村集体收入。坚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化党员学习教育水平,依托“网格”和“大党委”体制,建立大数据党建服务中心,坚持做到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对党员干部开展轮训,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认识,全面加强村(社区)治理能力和水平。
四、重点项目
会师镇“十四五”期间,将继续以乡村振兴为核心,统筹推进各项重点项目建设。
1.农业产业项目
(1)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拟在西岩村新建高标准农田5000亩,在东河村新建高标准农田1000亩,在范湾村新建高标准农田3000亩,在南什村新建高标准农田3500亩,在高庄村新建高标准农田3000亩,全镇合计建设15500亩,项目总投资2040万元。(2)东河村特色产业示范项目:该项目拟在东河村建立油菜花示范种植片1000亩,项目总投资190万元。(3)小豹子川日光温室项目:在高庄村新建日光温室30座,项目总投资300万元。
2.基础设施项目
(1)通村道路提升改造项目:对全镇44公路的通村公路进行提标改造,治理公路隐患,拓宽、足量配备排水设施,配备人员日常养护,项目总投资1100万元。(2)村组道路硬化亮化项目:硬化全镇村组道路222.5公里,配套安装太阳能路灯1250盏,项目总投资12105.5万元。(3)城区背街小巷综合提升项目:维修及硬化城市背街小巷117公里,配套建设上下水、路灯、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9390万元。(4)道路沿线绿色长廊项目:在全镇主要公路及村组道路两边进行植树绿化480公里,在周边山区4村建立绿化片区5000亩以上,项目总投资5576万元。(5)乡村庭院美化项目,在全镇7个村开展乡村庭院美化,粉刷墙体,绿化庭院,清理陈年垃圾,规整乱堆乱放,项目总投资875万元。
3.社会事业项目
(1)村级阵地院落硬化项目:分别硬化南咀村院落600㎡及稍岔村门前广场400㎡,项目总投资48万元。(2)城市社区服务整顿提升项目:项目主要目的是利用1-3年时间,完成城市社区整体服务的大提升,包括一是对社区阵地硬件进行提升改造,按照“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不低于每百户30㎡,社区活动场所不低于200㎡”的要求,结合新成立社区工作,做好新成立5个社区的阵地建设工作,对校场社区阵地搬迁新址,对枝阳社区、东山根社区、桃花山社区阵地进行维修,钟鼓楼社区新加装电梯1部,同步配套各社区新型智能设备、消防设备、疫情防控物资储备等社区办公应急物资,计划投资2860万元。二是对社区工作人员组织定期轮训,通过培训、观摩等方式每年组织各类培训学习4次,实现对社区各级干部的全覆盖,全面提升社区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水平,计划投资93.6万元。三是强化社区居民教育引导,在现有各类活动基础上,每年由各社区组织开展如“社区春节晚会”“孝亲敬老活动”等各类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提升群众参与度、幸福感、认同感,计划投资325万元。该项目计划总投资3278.6万元。(3)城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综合治理项目:对辖区三里铺、颐园坪、鸭掌沟等1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整治,加固山体、通畅排水,改善水土流失情况,项目计划总投资3500万元。(4)城区停车场建设项目。针对目前城区停车难问题,拟通过土地征收、配套建设等方式在县城南三里铺、校场分别建立大型停车场
2处,在县城会师园、颐园坪等地周边建设小型停车场4处,项目计划总投资8000万元。
4.文化旅游项目
(1)南川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该项目总占地面积10088亩,整体设计以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为重点,以休闲旅游为方向,以田园社区建设为亮点,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一期建设文旅小镇——水云小镇,二期建设生态观光农业产业园,三期建设智慧康养产业园,配套实施花海、苦河沟绿化、历河治理等项目。南川田园综合体项目计划总投资10.5亿元,申请国家、省市专项资金及贷款5亿元,企业自筹5.5亿元,相关配套项目计划总投资2.61亿元。(2)文化广场建设项目:东河村、稍岔村新建乡村舞台2座,配套相关文化体育器材,在城市现有广场基础上,在东山根、枝阳、校场等3个社区新建文化广场或小型休闲公园3处,配套相关体育健身器材,项目总投资339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