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定义:为了灭活粪便中的寄生虫卵及传播疾病的致病微生物,把卫生厕所的粪池建成三格化粪池、双瓮等形式,或与沼气地联通,使粪便得到处理,这种卫生厕所与粪便无害化处理池相结合的厕所叫无害化卫生厕所。
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构成:通常情况下,厕所由便器、粪池和厕屋(卫生间)三者构成。粪便管理
一、粪便管理的含义
粪便是人体排泄物,如果管理不当,处理不好可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也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粪便无害化处理对卫生保健、保护环境和建设生态农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粪便与疾病传播
粪便中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和虫卵等,如果管理不当,它可通过多种途径感染人,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有:1、食物,较为常见。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粪水便水给蔬菜等农作物施肥,短期内食用,可引起肠道等疾病的个体或群体感染;2、饮用水,粪便的病原体污染生活用水和饮用水源,可造成肠等疾病的个体或群体的感染;3、洪涝期间粪池管理不当,造成粪便外溢,人们在趟水中接触被污染的水体,可造成皮肤病的发生和感染。
三、改厕粪管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改厕是预防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主要措施。众所周知绝大多数的肠道病毒、肠道致病菌、肠道寄生虫及卵是与人粪一起排出体外的,粪便是导致人类肠道传染病和肠道寄生虫的元凶,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是控制肠道传染病发病率的关键,腹泻病患者致病微生物在每克粪中可达1010;若要对这些病原体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厕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措施。以下是通过改厕、粪管及卫生教育为主要卫生捎施的国际研究结果.
(一) 减少儿童腹泻发病率36%;
(二)减少血吸虫病感染率77%;
(三)减少蛔虫感染率29%;
(四)减少中、重度营养不良率36%。
四、改厕、粪管带来的经济效益
改厕是一项健康投资,其效益在宏观上是改造不利于人类健康的生活环境,减少严重的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保护劳动力;微观上对农户而言是节省因病医药费支出。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测算,农民改厕每年人均减医药费支出5.24元,提供的优质高效有机肥,可提高农作物的收益,同时又减少购买化肥的支出。河南的一项对照研究显示施用无害化厕所的粪肥,小麦增产16%,玉米增产26%。
五、改厕、粪管的环境效益
人的粪便是回归自然的有机肥资源,但也可成为分布广泛的污染源。卫生厕所既能够积肥,又能使粪便无害化处理,消除污染,因此,改厕又是环境保护措施之一。施用有机肥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因而改厕有益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有益于保护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改厕、粪管能减少空气、水、土壤的污染,以下是一些对照研究结果:
(一)减少臭气浓度80%%;(二)减少苍蝇密度96%%;
(三)减少土壤污染:蛔虫卵减少70%;钩蚴减少89%;
(四)减轻蔬菜污染;韭菜、菠菜、小白菜和葱等蔬菜受粪大肠菌严重污染的比例,改厕村4.4%;未改厕村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