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主页

卫生健康

@老年人 接种新冠疫苗,您必须要知道的事儿

部门:老君坡镇 | 栏目:卫生健康 | 来源: | 作者: | 日期:2021-12-06 00:00:00 | 阅读: 2769

老年人大多有基础性疾病

一旦发生新冠病毒感染

重症、死亡的风险

高于年轻人和儿童

我国老年人接种

新冠病毒疫苗的情况如何?

接种有哪些注意事项?

专家为您做出权威解答

↓↓↓

近5000万名老年人尚未接种新冠疫苗

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29日,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覆盖人数达21517.9万人,其中完成全程接种20631.7万人。目前近5000万名老年人尚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老年人群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比例较低,但其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最高。”

国家卫健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忠伟介绍,广东、江苏散发疫情以来的数据显示,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出现重症的风险明显低于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出现重症的感染者90%以上未接种疫苗,应加快推进疫苗接种。

郑忠伟还表示,研究发现,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产生的中和抗体水平低于年轻人,且随时间推移,中和抗体水平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建议老年人适时尽快接种加强针。

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

能否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郑忠伟介绍,目前为止,我国新冠病毒疫苗在境内外60岁以上老人当中的接种数量已经超过5亿剂次,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

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能否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建议在基础性疾病的平稳期进行接种。若拿不准,可咨询医生,评估能否接种疫苗。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二级巡视员崔钢介绍,针对老年人基础性疾病较多、抵抗力较弱等特点,要求各地接种前要认真执行健康状况询问和接种禁忌核查,充分告知受种者接种疫苗品种、作用、接种禁忌、不良反应和接种后留观等注意事项。严格遵守“三查七对一验证”原则,做好接种后现场留观。在老年人接种完疫苗后,要求社区做好接种3天内观察随访。

崔钢介绍,为更好开展老年人接种服务,部分地区的接种单位设立了老年人接种“绿色通道”,并采用移动接种车等方式,提供多样化的疫苗接种服务,减少老年人等候时间。

常年居住在偏远农村地区的老年人,

有无必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王华庆表示,上述地区的医疗救治条件相对较差,更需将保护做到位。

“只要有易感人群,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会发生传染的情况。”王华庆表示,随着交通越来越便利,人员交流越来越频繁,传染源也有可能到达偏远地区。

郑忠伟表示,随着年轻人接种疫苗比例越来越高,很多年轻人即使发生了感染,表现的症状也很轻,甚至是无症状。当他们回家看望老人时,存在把病毒带回家感染老人的风险。

“如果符合接种条件,建议按照‘应接尽接’原则接种疫苗。”王华庆说。

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注意事项

一、接种前

1.了解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相关知识,了解接种点的接种流程。提前确定是否需要预约;

2.按接种点的要求,带好相关的身份证件,携带手机以便于出示健康码;
3.接种前好好休息,使身体保持在一个较好的生理状态,最好不要空腹接种;
4.接种当天穿宽松、容易穿脱、保暖的衣服,方便接种同时避免着凉;
5.如果是加强免疫前,可以提前通过北京健康宝查询已接种新冠疫苗的类型。

二、接种时

1.接种期间全程佩戴口罩,按接种点标识有序排队,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离;

2.接种前要向医生主动提供健康状况、近期接种其他疫苗的情况、近期服用药物信息,认真阅读、如实填写知情同意书并签字;
3.止血棉签丢入医疗垃圾桶或黄色医疗废物垃圾袋中;
4.及时穿好脱下的衣服、注意保暖,避免着凉感冒。

三、接种后

1.在接种现场留观30分钟,无不适症状方可离开。当天要保持接种局部卫生,避免注射部位沾水,防止感染;

2.如接种部位局部疼痛、红晕、硬结,全身乏力、发热、头痛等,通常不需要处理,可自行恢复。如果出现持续发热、高烧或者其他身体明显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向接种点报告;
3.接种疫苗后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平稳生活状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