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环境综合整治,扎实、全面、高效推进全镇人居环境整治专项治理工作,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助力镇域经济发展,加快推动全镇经济社会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全镇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镇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但随之产生的镇村人居环境等方面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脏、乱、差”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不仅降低了人居环境质量,损害了我镇整体形象,也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此,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活动,势在必行,必须要按照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的工作标准和“全民行动、全员下沉、整治环境、提质升级”的工作要求,深入开展“垃圾不出门”行动,不断完善垃圾、污水处理体系,大力整治和美化村容村貌,不断增强全民环境卫生保护意识,提升城乡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高全镇整体卫生水平,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水平。
二、基本原则
(一)全面动员,全民参与。坚持党员干部带头,坚持全员参与,通过宣传引导、强化道德约束等方式,培养群众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定期组织党员、群众、镇村干部、学生、辖区居民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形成人人都是环卫工、个个参与大扫除的浓厚氛围。
(二)突出重点,全域治理。找准突出问题和薄弱领域,在镇区街道、机关单位、公路沿线、学校医院、建筑工地、集贸市场、村社庭院、田间地头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做到全行业、全领域全覆盖。
(三)属地管理,全面推进。各行政村、社区、驻镇各单位是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责任主体,要高度重视,精心谋划,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摆上重要位置。要按照以块为主、属地管理、整体联动的要求,自上而下,分层具体研究部署,全面动员,广泛开展治理工作。
(四)网格管理,全时保洁。综合利用多种手段,建立白草塬镇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体系,落实领导干部包网格、镇村干部包单元格、农户庭院门前“三包”的网格化管理责任制,实行全天候保洁,做到污水垃圾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理。
三、主要任务
做到凡违必拆,违建清零。对违法建(构)筑物依法拆除;对村庄内存在的废弃的墙、废弃圈舍库房、农村闲置建(构)筑物、房屋场圈、残垣断壁、广告牌匾依法拆除;对临时建(构)筑物、交通沿线违章建筑物、乱建公厕户厕等违法建(构)筑物依法拆除;对道路控制区内的破旧建筑、无序市场、采石挖砂点、废品回收站(点)等有碍观瞻的场所进行拆除、迁移、规范。
坚持“属地管理”和“谁的区域谁负责、谁生产谁负责、谁受益谁负责、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细化为8个村片区、街道片区和镇属单位片区、驻镇单位片区,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包大网格,镇村干部包小网格,社队干部包单元格,农户门前“三包”的精细化网格工作机制,分段包干明确工作职责,做到精准、精确、精细管理。深入开展“垃圾不出门”行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体面貌;健全街道环境管理长效机制,加大镇容镇貌整治力度,加大交通道路环境整治力度,重点加强河刘公路、海榆公路沿线、各村主干道、大街小巷等重点区域的规范管理,提升主次干道保洁质量。
(一)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一是各村要把公路沿线、村社主干道路、荒山荒沟、集体社场等公共场所作为重点管理范围,组织保洁队伍定时定点清扫垃圾,做到重点地段日产日清,其它区域随倒随清。每个村至少确定2名专职保洁员,划定区域专门负责本村区域内垃圾的清扫清理和管理工作,保洁人员由村上管理和考核。二是全面落实“垃圾不出门”行动,引导群众对自家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菜帮菜皮等可作肥料回田;纸板、废旧金属等可回收再利用,塑料袋、废旧衣服鞋类、玻璃纤维制品等无法回收和回田的进入垃圾箱,对死动物要及时深埋,废旧家具、柴火自行处置,同时,指派1名垃圾清运人员每天到各社按时收运垃圾,并及时将收集的垃圾清运到镇政府指定的全镇垃圾转运站,进行集中处理。加大厕所整改力度,不得将厕所搭建在道路两侧10米以内的地方,粪料不得堆放在显眼处。农户种植产生的废旧地膜实行谁使用谁回收,不得随意扔弃。秸秆柴草要有序堆放,严禁在路边、渠道及公共场所乱堆乱放柴草。生活燃料、生产生活用具全部堆放院内,尽量做到封闭贮存、集中保管、摆放整齐。引导群众勤扫室内、庭院及门前巷道卫生,做到谁家门口谁清扫谁保洁,保持庄前屋后环境整洁,室内空气清新。实现村庄无暴露垃圾,房前屋后无杂物,道路面无积水污泥,无污水横流,树立村容整洁新形象;三是发展养殖产业的群众必须做到人畜分离,养殖棚圈产生的粪便要及时清理,做到三勤(勤出、勤垫、勤打扫),严禁畜禽乱跑乱飞,粪便乱堆乱倒。积极配合环保部门开展环保执法检查,指导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落实养殖废弃物治理措施。因地制宜开展牲畜粪便肥料化、能源化利用,收集分散的牲畜粪便开展有机肥加工,促进循环农牧业发展。四是凡在全镇辖区内违规搭建的建筑物和破旧的危房全部拆除。村庄围墙要达到整齐美观、庭院干净舒适、村貌新颖别致。对无人居住的破房危房和多年失修的残墙断壁要进行全面清理,对拆除房屋空出的宅基地要依法恢复耕地。
责任单位:镇国土所、镇兽医站、各行政村
(二)镇区人居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一是镇区环境卫生由镇政府集中管理,实行保洁工人包片包段包区域,做到每一区域有人清扫,要达到“七无六净一通”要求(即无果皮纸屑、无污泥污水、无人畜粪便、无卫生死角、无垃圾堆积、无漏扫路段、无异味臭味;路面净、人行道净、绿化带净、树坑净、墙根净、垃圾箱周边净;下水井口干净畅通);保洁员对责任区域内保洁率达100%,对产生的果皮纸屑废弃物要及时清扫收集,下水井口实现无垃圾堆放、无结冰、无污渍,绿化带、人行道、路牙石、墙根达到“无纸张杂物、无砖头石块、无异味臭味、无枯枝落叶、无灰尘积落”的整治标准。二是针对铺面门口周边垃圾丢弃堆积、饭馆门前污水乱泼乱倒、动物粪便、蚊蝇滋生、乱设摊点、占道经营、交通堵塞,存在生产安全、食品安全及环境卫生脏、乱、差、臭的问题,开展大清洁大整治行动。具体由镇食药所牵头,安监站、交管站、派出所配合,督促各食品经营户将营业时产生的垃圾实行袋装化管理,血水、污水实行桶装化收集,严格做到日产日清,达到经营门店无暴露垃圾,无污水满溢,无禽类羽毛,无堆积垃圾,无臭味四溢,无动物体毛、内脏、粪便、血水、下水等随意丢弃,无向街道雨水井口泼倒污水等问题,达到过道路面干净、店面墙体干净、店内整齐有序、店铺屋顶干净的要求,同时对道路两旁占道经营的流动摊点积极引导规范摆置。
责任单位:镇食药所、镇国土所、镇安监站、镇交管站、白草塬派出所
(三)公共区域专项整治行动。一是按照“临近管理、兼顾实际”的原则,驻镇各单位、学校、卫生院要建立完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对本单位四周区域内卫生落实专人负责、专人清理、专人检查;单位院内保持整洁美观,无违章建筑;办公场所要做到环境优美,卫生间干净整洁无异味,设施完善;单位食堂要干净卫生,厨房、餐厅各项设施、器具符合国家餐饮业卫生标准。二是建筑工地环境。全面执行国家新的《环境保护法》,按照建筑工地文明施工“四个一律”、“六个百分之百”标准,治理施工现场噪音扰民、扬尘污染及弃土污染环境等突出问题,加强建筑工地运输管理,规定行车路线,严禁无覆盖封闭和超载超限车辆行驶。三是扎实开展国道、省道、县乡道路等交通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做到道路两侧滩涂坑洼地带及时平整植绿,无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废弃渣土、垃圾坑,沿线无占道堆放,标识标牌、广告牌无陈旧破损。四是实现镇政府、卫生院、学校等公共场所周边街区畅通、整洁。各类车辆必须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按要求顺行停放在街道或道路两侧,不得随意停放,堵塞交通;严禁三轮车、摩托车非法载人。五是整治耕地、林地、荒滩。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生态修复等措施,加快推进河道、渠道、排水沟等黑臭水体整治力度,确保周边环境干净整洁。
责任单位:镇政府、镇教育管理中心、镇卫生院、白草塬初级中学、白草塬镇中心小学、白草塬派出所、白草塬供电所、白草塬水管所
四、实施方式
(一)集中整治阶。按照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活动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各村、各单位要召开动员会议,安排部署工作任务,靠实工作责任,同时要贯彻集中整治与日常保持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各村、各单位要结合各自实际,每周固定1-2天时间集中力量清垃圾,着力解决当前环境卫生突出问题和管理难点。实行日督查通报制,对落实不到位的行政村和单位按相关规定严肃问责,实现存量垃圾全部清零,镇村环境面貌明显改观。
(二)巩固提高阶。在巩固集中整治成果的基础上,总结成绩和经验,查找困难和不足,抓典型、促后进、树模范,健全环境卫生整治考核评比机制,形成环境卫生源头管理、生产生活垃圾规范处理、专兼职队伍日常保洁、干部群众自觉参与的工作机制,促进环境卫生整治向纵深发展,镇域环境面貌普遍提高。严明奖惩机制,实行周督查周通报周评比。
(三)长效治理阶。继续深化难点整治,整改存在问题,巩固治理成果,强化日常监管,建立健全科学化、规范化、长效化、常态化、网格化、实用性管理机制,确保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治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农村环境面貌得到持续改善。制定村、组、户环境卫生和街道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和考核细则,严明奖惩机制,实行月督查月排比月点评季考核制度。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靠实责任。坚持“领导带头、分级负责、以上率下”,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领导体系、组织体系、责任体系和监督体系。镇上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人大主席、镇长为副组长,班子成员、站所中心负责人、包村组长、驻镇单位负责人及村支书为成员的人居环境整治专项治理行动领导小组,同时成立由人大主席任组长,纪委书记为副组长,各村包村组长为成员的人居环境整治专项治理行动督查小组,具体负责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全面、高效、扎实推进。同时,各村、驻镇单位也要成立专门工作队伍,按照“谁的区域谁负责,谁的区域谁整治”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工作标准、推进措施、质量时限,确保整治任务按照时限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各村、各单位要切实承担起辖区内人居环境整治治理的主体责任,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片包抓机制,推行网格化和分片管理措施,督促抓好垃圾整治清理、建立长效的运行管理机制。各村要把广泛发动群众参与作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第一要务,明确界定农户卫生责任区域,确保全体农户对庭院及房前屋后经常性进行卫生保洁,及时将垃圾送到收集点或投放到指定地点。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建立人居环境改善微信公众号、充分利用qq群、微信群、LED显示屏等电子网络载体和宣传标语、倡议书等实物载体不断加大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全民参与的氛围。各村要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动员,使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及时宣传工作成效。大力宣传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树立和表彰优秀典型,营造全方位动员、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完善制度,科学管理。按照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总体要求,联系具体工作实际,做好相关制度的修订和建立完善工作,并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将工作目标任务进行分解,实行目标管理,强化责任意识。对重点工作和工作的重点内容,重点部位实施专项督查考核。对阶段性工作开展情况,按计划要求和重点内容,进行定期抽查。
(四)强化督查,严厉奖惩。镇党委、镇政府对人居环境整治专项整治工作实行周督查,月评比、月通报考核制度,定期通报进展情况,每月对各村检查结果考核评比,进行差别化奖励。一是全面自查,严厉问责。各村网格单元的包片干部要对自己网格范围内的陈年垃圾堆放点进行全面排摸排查,并及时组织清理整治,如果自查未排查出,而被省市县查出并曝光的,镇党委、政府对网格单元的责任人进行问责处理,需要报上级部门的报上级处理。二是定时督查、及时通报。督查小组对各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每周进行一次督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督促整改,对整改不彻底的村和网格单元责任人,在全镇范围内通报批评。对每月评比排名后一位的村,由村支书在镇村干部大会上作表态,承诺限期整改。三是考核奖惩,严肃问责。对连续三次排名倒数第一的村,由镇纪委对相关村支书、主任、网格单元责任人进行约谈问责,年终考核该项工作不得分。相关包村干部年终考核不得评为优秀。对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措施不力、行动严重滞后、整治效果不明显的村、单位和相关责任人,要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问责处理。对整治成效明显、工作进展较快的村予以表彰奖励。各村也要成立人居环境监督小组,建立定期督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督查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整治工作随机检查,及时对整改工作进行通报、对农户的不文明行为,加大劝导教育力度,切实提高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各村要加大保洁员评先树优的表彰,保洁员的工资报酬与工作完成情况挂钩,奖罚分明,对责任心强、完成整治质量高的保洁员进行表彰奖励,对所包区域整治不彻底的保洁员扣除部分工资报酬;镇区保洁员实行镇村二级管理,对多次清扫不及时不彻底保洁员予以解聘。要逐步探索农村卫生费收缴制度,让广大群众养成自觉进行垃圾分类收集的良好习惯,激发群众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积极性,使群众提高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增强整治环境卫生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