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人民政府,县公安局,县交通运输局: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按照近期省、市、县委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在全县范围内集中开展一次公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排查整治范围及时限
对全县所有农村公路、桥梁及公路附属设施集中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整治工作从7月22日开始,8月底结束。
二、工作重点
(一)农村公路隐患排查整治。按照“县道县管,乡村道乡村管”的原则,对全县农村公路进行一次全覆盖排查检查,重点排查各类公路安防设施是否齐全、损毁,临水临崖、急弯陡坡、平交道口等危险路段有无警示标志标识、减速带、防撞墩、道口桩等安全防护设施;排查高填土涵是否存在边坡水毁塌陷、管涵堵塞、安防设施不全等现象;排查路基路面是否存在塌陷、水毁等严重病害。根据会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会宁县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会政办发〔2021〕55号)文件精神,县交通运输局负责排查整治全县所有县道和部分管养的国省道,各乡镇负责辖区内乡道、村道和自然村道路的隐患整治。
(二)在役桥梁隐患排查整治。重点排查治理在役桥梁限载限速标志、防撞设施标志不全,桥墩、底板、锥坡破损等安全风险隐患,对存在重大风险的四、五类桥梁,及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确保桥梁安全运营。其中对四类桥梁应及时在桥头设置明确的限载、限速标志并派专人值守,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对存在通行安全隐患的五类桥梁,协调公安交管部门实施交通管制,禁止车辆通行。并及时通过发布路况信息通告、设立绕行标志、修筑便道、派专人昼夜看守等应急措施,防止意外安全事故发生。
(三)长陡下坡等重点路段隐患排查整治。按照“科学排查、部门联动、分类处治、综合施策”的原则,重点排查大货车或“两客一危”车辆比例高、交通流量大、交通事故多发频发及连续长陡下坡连接收费站、服务区、停车区、互通立交、学校村镇、平面交叉等路段线形指标、数量、位置、交通安全标志标线、安全护栏、避险车道等相关附属设施安全风险隐患,根据交通运输部《提升公路连续长陡下坡路段安全通行能力专项行动技术指南》进行综合判定,提高安全隐患源头治理;加强路面巡查和养护,强化路网运行监控,配合公安部门强化节假日等高峰时段车辆通行管控,确保节假日等高峰时段公路通行安全、舒适、畅通。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深刻汲取近期“5.21”、“7.13”等事故教训,切实加强全县公路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将其作为当前一项政治任务,融入到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之中,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和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将排查整治行动与单位重点工作有机结合,强化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全县公路安全畅通。
(二)强化工作措施,狠抓整改落实。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这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对查出的道路安全隐患建立台账,对标对表,立即进行整改。对一时无法完成整改的,要制定方案,立即落实提示和警示措施,确保查出的风险得到管控,事故隐患得以排除,道路必须安全畅通。同时,对以前各乡镇已排查治理的道路安全隐患路段,全面开展治理效果评估,对安全隐患未完全消除的,要继续列入治理范围。
(三)加强应急值守,妥善应对处置。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单位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协调联动和快速反应机制,加强针对极端天气的预报、预警、预防工作,作好应急物资储备,强化极端天气下的公路安全防范措施,要全面排查处于临河、傍山、临崖公路,以及存在山洪、滑坡、坍塌、泥石流等灾害风险区公路通行状况;要切实加强值班值守,严格实行领导干部到岗带班、24小时值班制度和事故信息报告制度,一旦发生事故或是紧急情况,立即请示报告,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
会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