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江苏南京、湖南长沙、张家界、四川成都、绵阳等地相继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已波及全国很多地区,疫情防控工作形势严峻,为认真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与“人物同防”策略要求,根据省交通运输厅、市交通运输局和县委县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工作安排部署,进一步从严做好全县交通运输系统疫情防控工作,现就开展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坚决压实疫情防控政治责任
各单位要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市县委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清醒认识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任务仍然复杂艰巨,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始终保持应急体系高效运转,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工作。要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疫情防控督促检查,确保安排部署到位、督促检查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对于责任落空、出现防控漏洞造成疫情传播的,要按照相关规定严肃问责。
二、加大工作力度,严格落实重点场所防控措施
(一)客运场站。各单位要抓好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严格按照《甘肃省交通运输行业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和最新版《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防控指南》开展防控工作。客运站要加强对中高风险区返回人员查验工作,对中高风险区来会人员立即隔离至“观察室”,上报县联防联控领导小组进行核酸检测并落实防控措施;对其他低风险区域返会人员进行测温、查验“健康码”,“绿码”且体温正常后进行有序流动。在进出站、售票窗口要设立1米安全社交距离警戒线和提示标志,防止乘客聚集。要严格落实实名制售检票制度,做好信息留存;落实候车大厅、客运车辆每日一消毒,每4小时一通风,乘客、驾驶员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全面落实发热旅客排查,对进出站人员人员进行体温筛查,对体温超过37.3℃的人员,及时隔离、留观并向县卫生健康局报告检查。
(二)城市公共交通。各相关运输企业加强从业人员管理,要求驾驶员做好自身防护并提醒乘客戴口罩,严格落实各项消毒措施并做好车辆消毒记录。公交车要加大密闭环境首末站乘客接触设备、座椅等消毒频次,做好封闭环境公共区域定时通风工作,车辆实行“每圈消毒、全天通风”;出租车要做到“每日集中消毒、每班次及时通风”,做好车厢内部空调出风口、扶手、地板、方向盘、车窗开关、拉手等重点部位消毒。同时要求各公司出租车驾驶员通过修改驾驶员微信昵称、加后缀等方式逐一规范“随车收款二维码”,妥善解决乘客扫码支付后信息不能显示车号的问题,确保乘客每次扫码支付信息都能够显示出租车车辆牌照号码,确保发现疫情之后对密切接触者可追溯。
(三)货运物流领域。物流、快递企业要在严格落实《常态化防疫方案》的同时,按照最新版《道路货运车辆、从业人员及场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做好货运车辆、场站消毒通风、体温检测及从业人员防护等工作。
(四)冷链运输领域。建立台账,积极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开展对冷链运输车辆及冷链物流从业人员的核酸检测工作;配合做好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应急处置、环境消杀工作;督促冷链物流驾驶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消毒用品和装备,防止感染风险;严禁运载冷链食品车辆和其他货物混用、司乘人员运输过程中擅自开箱接触冷链食品等问题,切实防范进口冷链食品在运输环节的新冠病毒传播风险。
(五)单位内部防控。各单位要在《常态化防疫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疫情防控管理制度和应急流程,做好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宣传教育等工作。对规定期限内有中高风险区旅居史的主动向社区或卫生健康部门报告。
二、积极宣传动员,稳步推进疫苗接种工作
各单位要严格按照省市县关于疫苗接种的有关工作要求,稳妥推进交通运输系统疫苗接种工作,积极组织本行业及所属企事业单位在岗、退休人员尽快接种。要加大疫苗接种宣传力度,深入细致做好服务工作,切实做到应接尽接、应接必接、应接快接。
三、严格信息报送,确保信息高效准确
一是要严格落实信息“双报告”制度。各单位凡接到推送的入境隔离期满返会人员信息和摸排出的中高风险地区来会返会人员信息,务必于时限内,上报县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的同时,上报县交通运输局。二是要提高报送信息的质量。各单位要严格按照信息报送要求,认真核对报送信息内容,特别是涉及入境隔离期满返会人员乘坐交通工具、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等信息,要主动与信息提供单位进行核对,确保报送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三是切实加强值班和应急值守。严格落实疫情期间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24小时电话通畅。要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的应急准备工作,增强针对性和实战性,确保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配备落实到位,同时,按照有关规定将信息及时、准确上报,严禁迟报、漏报、瞒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