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主页

产品质量监管

会宁县市场监管局 全力推进市场监管,坚守“四个安全”

部门:市场监管局 | 栏目:产品质量监管 | 来源: | 作者: | 日期:2021-06-25 17:15:02 | 阅读: 8099

2021年上半年,会宁县市场监管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推动全县市场监管工作取得新突破,坚守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质量安全底线,为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抓好食品安全监管,保障群众饮食安全。深入开展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点环节、重点业态等方面专项整治,加大监督抽样频次和力度,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举行2021年食品安全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持续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宣传力度,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建设,开展文明餐桌公筷公勺行动,有效降低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全面规范餐厨废弃物处置,严防“地沟油”“泔水油”流向餐桌。开展 “双安双创”、重大活动保障、销售风险分级管理、食盐质量安全全程可溯试点建设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加强食品仓储及配送规范化管理、校园周边食品治理、食品加工小作坊综合治理、网络餐饮监管、餐饮油烟综合治理、农村集团聚餐治理,餐饮具洗消保洁专项整治等行动,全县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10685人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2010户次,完成“陇上食安”应用50家,完成率77%;快检食品2023批次,完成全年任务的60.6%,合格率99.6%;注册应用食品安全追溯平台714户,应用率61.2%,被记分企业1166户,监管人员网上巡查1850户;开展“放心食品自我承诺”5户;落实“互联网+明厨亮灶”234家(其中学校食堂100户,完成率100%);集体聚餐APP平台注册流动厨师78人、协管员信息201人。

二是强化药械风险预防,保障人民用药安全。着力构建“药化械安全责任、药化械安全风险防控、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药化械安全社会共治”四大体系,努力提升全县药化械安全治理能力,促进药化械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完善审评审批与监管联动机制,实现市、县许可备案信息互通和监管有效衔接。截至目前,全县共受理药品许可、变更、换发36家次,开展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现场核查6次。利用多渠道多方式宣贯药品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宣传,形成以“良法”促“善治”的良好局面。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工作,督促药品零售企业规范“四类”药品销售,落实实名登记。开展新冠病毒疫苗专项监督检查,落实疫苗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加强对本辖区疫苗的监督检查,保证疫苗质量安全和流通秩序。推动落实新冠病毒检测试剂、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呼吸机和红外体温计等五大类防疫器械经营企业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防疫药械质量安全。举行了“全国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周”宣传活动和《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宣贯培训会,引导企业规范经营行为,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提升质量安全管理能力。深入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规范药化械市场秩序,共出动检查人员948人次,检查药械经营单位814户次。做好药品抽检工作,上半年,共监督抽检药品51批次。加大药化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报告力度,优化预警体系,夯实企业主体责任,防范药化械潜在的安全风险。上半年共收集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37 份,其中严重病例报告23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44份,其中严重病例报告6份;化妆品不良反应2份。同时对29例严重病例报告均进行现场核查。

三是创新监管工作机制,保障特种设备安全。深化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体系建设,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报告会宁县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现状,努力协调解决特种设备监察工作保障、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推动特种设备安全“三管三必须”工作责任制落实,逐步实现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责任向乡镇等基层单位传递,监管力量向基层延伸,构建网格化监管模式。通过约谈等方式,督促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全面自查,对存在的问题整改切实做到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推动企业维保标准自我声明和服务质量公开承诺制度,加大社会监督力度,推动提升电梯维保质量。有机统一日常监管、证后监管和专项整治,形成整体工作与阶段工作相一致、日常监管与重点突破相结合、“面与点、全与专”相统一的隐患排查治理综合机制,深入开展各类专项活动,有效防范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强化宣传电梯责任保险社会赔偿优点,配合省局探索推动电梯按需维保改革中鼓励电梯责任保险发展,鼓励提高电梯责任保险覆盖率,学习推动电梯“保险+服务"“电梯养老保险"等保险新模式应用。截至目前,购买责任保险电梯覆盖率达到40%。持续督促气瓶充装单位运用白银市气瓶追溯信息化平台;全面推进燃煤锅炉节能减排工作,会宁县2014年以来新注册每小时1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16台,已注销8台,达标治理6台,去功能化封停2台。

四是全面推进质量监管,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组织召开了全县2021年质量发展工作联席会议,推进全县质量基础设施统筹建设、融合发展、信息共享、综合运用和协同服务,助推“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落实,服务“1+N”产业模式,助力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配合做好春耕化肥产品和生态环境保护煤炭产品的监督抽查工作,共抽检化肥6家12个批次、煤炭17家121个批次、汽柴油2家4个批次。联合县消防救援支队监督抽查“3·15”消防产品质量,共抽查流通领域经营户3户、使用领域7户,未发现击假冒伪劣消防产品和违规使用消产品用户。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物治理,共检查相关经营户48家,收缴各类不合格塑料袋25公斤。加大对校园周边、城乡结合部及农村销售企业的抽查,推进口罩质量监管促进口罩质量提升,共检查经营户65户。深入开展农资打假行动,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面向全县农产品开展“一站式”服务工作。督促9家完成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共公开了12个标准,并对3家企业标准公开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指导有机产品获证组织规范生产,做好有机产品示范县创建工作。为确保市场监管领域道路交通安全,对全县9家检验检测机构开展了全覆盖检查。做好认证行政监管平台认证活动的现场监督检查,完成了13次认证活动现场检查上报工作,帮助指导辖区内小微企业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开展民用“四表”,医疗卫生机构、加油站、眼镜店等监督检查,指导经营者完善计量器具管理制度、做好计量器具的检定申请,共检查民用“四表”服务企业5家,医疗卫生单位4家,加油站20家,眼镜店10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