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国际儿童节
一、填空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九条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督促和指导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具体工作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部门承担。
2.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设立( )或者指定专门人员,及时办理未成年人相关事务;支持、指导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设立专人专岗,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答案及解析
答案:1.民政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九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督促和指导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具体工作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承担,省级人民政府也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由其他有关部门承担。
答案:2.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八十一条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或者指定专门人员,及时办理未成年人相关事务;支持、指导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设立专人专岗,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二、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包含( )、( )、( )、( )、政府保护、司法保护等内容。
A 家庭保护
B 学校保护
C 社会保护
D 网络保护
2.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的时间是?( )
A 2021年2月
B 2021年3月
C 2021年4月
D 2021年5月
3.对孤儿、无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以及其他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可由( )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
A 社会保障
B 社会团体
C 民政
4.下列做法中,不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是( )。
A 书店给未成年人出售恐怖内容的图书
B 商场给未成年人出售战争题材的影碟
C 音像店给未成年人出租凶杀内容的光碟
5.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的( ),及时排除引发触电、烫伤、跌落等伤害的( );采取配备儿童安全座椅、教育未成人遵守交通规则等措施,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交通事故的伤害;提高户外安全( ),避免未成年人发生溺水、动物伤害等事故。
A 家庭生活环境、安全隐患 、保护意识
B 家居环境、风险隐患、保护常识
C 家居环境、安全隐患、保护意识
6.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 )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A 十四周岁
B 十六周岁
C 十八周岁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 )的方针,坚持( )的原则。
A 说理、劝服、感化;教育与惩罚并重
B 批评、教育、惩罚;惩罚为主、教育为辅
C 教育、感化、挽救;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8.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异的,对子女的教育( )。
A 父母双方都要承担
B 从方便考虑,由与子女一起生活的一方承担
C 从公平考虑,由不与子女一起生活的一方承担
9.父母因外出务工等原因在一定期限内不能完全履行监护职责的,( )委托具有照护能力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代为照护。与未成年人、被委托人至少每( )联系和交流一次,了解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情况,并给予未成年人亲情关爱。
A 可以,月
B 应当,周
C 不可以,季度
10.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 )或者由于身体、心理原因需要特别照顾的未成年人处于无人看护状态,或者将其交由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不适宜的人员临时照护。
A 未满八周岁
B 未满六周岁
C 未满五周岁
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未满( )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生活。
A 十四周岁
B 十五周岁
C 十六周岁
D 十七周岁
12.信息处理者通过网络处理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处理不满( )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应当征得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A 十四周岁
B 十五周岁
C 十六周岁
D 十八周岁
13.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不得在每日( )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A 二十时至次日六时
B 二十一时至次日八时
C 二十一时至次日七时
D 二十二时至次日八时
14.对临时监护的未成年人,民政部门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进行安置?( )
A 亲属抚养
B 家庭寄养
C 交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收留
D 交儿童福利机构抚养
15.旅馆、宾馆、酒店等住宿经营者接待未成年人入住,或者接待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共同入住时,应当询问( )等有关情况。
A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联系方式
B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身份信息
C 入住人员的身份关系
D 入住人员的联系方式
16.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实施放任未成年人进入( )、( )、( )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
A 营业性娱乐场所
B 酒吧
C 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D 酒店
17.对实施欺凌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根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依法加强管教。对严重的欺凌行为,学校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 )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A 公安机关
B 教育行政部门
C 村(居)民委员会
D 司法部门
18.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应当向( )查询应聘者是否具有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违法犯罪记录;发现其具有前述行为记录的,不得录用。
A 公安机关
B 人民检察院
C 人民法院
D 村(居)民委员会
答案及解析
1.ABC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共9章,包括总则、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法律责任和附则等内容。
2.C
解析:2021年4月21日,国务院正式成立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民政部,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3.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九十四条规定,民政部门对查找不到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等情形的未成年人进行长期监护。第九十六条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儿童福利机构,负责收留、抚养由民政部门监护的未成年人。
4.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条规定,禁止制作、复制、出版、发布、传播含有宣扬淫秽、色情、暴力、邪教、迷信、赌博、引诱自杀、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图书、报刊、电影、广播电视节目、舞台艺术作品、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信息等。
5.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的家庭生活环境,及时排除引发触电、烫伤、跌落等伤害的安全隐患;采取配备儿童安全座椅、教育未成年人遵守交通规则等措施,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交通事故的伤害;提高户外安全保护意识,避免未成年人发生溺水、动物伤害等事故。
6.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一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7.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8.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七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放任或者迫使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失学、辍学;第二十四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时,应当妥善处理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探望、财产等事宜,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未成年人的意见。
9: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因外出务工等原因在一定期限内不能完全履行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具有照护能力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代为照护;无正当理由的,不得委托他人代为照护。第二十三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及时将委托照护情况书面告知未成年人所在学校、幼儿园和实际居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加强和未成年人所在学校、幼儿园的沟通;与未成年人、被委托人至少每周联系和交流一次,了解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情况,并给予未成年人亲情关爱。
10.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未满八周岁或者由于身体、心理原因需要特别照顾的未成年人处于无人看护状态,或者将其交由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不适宜的人员临时照护。
11.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生活。
12.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二条规定,信息处理者通过网络处理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和必要的原则。处理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应当征得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13.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五条规定,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不得在每日二十二时至次日八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14.ABC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九十三条规定,对临时监护的未成年人,民政部门可以采取委托亲属抚养、家庭寄养等方式进行安置,也可以交由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或者儿童福利机构进行收留、抚养。
15.A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旅馆、宾馆、酒店等住宿经营者接待未成年人入住,或者接待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共同入住时,应当询问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联系方式、入住人员的身份关系等有关情况。
16.AB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七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放任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
17.A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对实施欺凌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根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依法加强管教。对严重的欺凌行为,学校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18.A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应当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查询应聘者是否具有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违法犯罪记录;发现其具有前述行为记录的,不得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