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主页

乡村振兴

柴家门镇脱贫攻坚“回头看”排查问题 整改工作实施方案

部门:柴家门镇 | 栏目:乡村振兴 | 来源: | 作者: | 日期:2021-05-18 11:38:36 | 阅读: 6178

柴家门镇脱贫攻坚“回头看”排查问题

整改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白银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 白银市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白银市脱贫攻坚“回头看”排查问题整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市脱贫领发〔2020〕10号)及会宁县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会宁县脱贫攻坚“回头看”排查问题整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紧紧围绕全面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和接受国家普查,深入细致查找“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等方面问题,我镇认领问题7个方面15项18个具体问题,为扎实有效全面做好整改落实,结合全镇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整改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站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站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高度,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党委政府部署要求,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理解把握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全面排查解决突出问题的重大意义,进一步聚焦靶向问题、紧盯短板弱项,扎扎实实做好整改落实工作,不断提升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二、整改原则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对照《会宁县脱贫攻坚“回头看”排查问题整改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梳理县脱贫攻坚“回头看”排查问题,对能够立即解决的问题,要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对需集中整改的立即着手整改,3个月内取得明显整改效果;对需长期整改的也要抓紧整改,落实整改措施,紧盯整改实效。

二是坚持以上率下。全面落实整改工作要求,夯实各方责任。各分管领导和中心站所对分管领域、本站所整改工作负总责,各村、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既是第一责任人又是直接责任人,既要总揽全局、紧盯不放,又要各负其责、包抓落实。

三是坚持以点带面。对照“回头看”排查指出的问题,全面审视脱贫攻坚工作,举一反三、自查自纠,认真梳理影响“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查找工作差距、薄弱环节,排查潜在风险隐患和苗头性问题,进一步细化实化措施,以点上问题的整改,推动脱贫攻坚整体质量的提升。

四是坚持标本兼治。突出问题整改工作,既要看采取了哪些整改措施、做了哪些工作,更要看问题改没改、效果好不好。要深刻剖析具体问题背后的深层次根源,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建立长效机制,采用超常规举措,切实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治硬伤。

三、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责任落实方面

问题1.个别党组织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质量不高,落实工作效果不明显。

整改措施:一是进一步落实村党支部书记遍访贫困户工作责任,切实巩固脱贫成果。坚持把“村党组织书记遍访贫困户”活动与贫困户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乡村振兴、扶贫扶志等重点工作同步推进,提高遍访质量。二是明确遍访重点,紧紧围绕未脱贫户“两不愁、三保障”,积极主动与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共同商定帮扶措施,完善“一户一策”,跟进产业培育项目,激发贫困户稳定脱贫内生动力。三是对遍访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梳理总结,提交党支部会议研究讨论,能解决的即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汇报镇上,抓好整改落实。

牵头领导:张丽君

配合领导:冯严村党支部书记

牵头单位:镇党建办

配合单位:冯严村党支部

整改时限:即知即改并长期坚持

(二)政策落实方面

问题2.帮扶干部对最新政策的学习研究不够,到户到人政策宣传还不深入。

整改措施:一是加强业务培训。采取专题培训、以会代训、以训代会、现场会等形式,进一步对省市县出台的脱贫攻坚政策进行系统解读宣讲、培训辅导,有针对性地强化对基层干部学习政策、理解政策、运用政策的培训,确保各级干部熟知政策、领会政策、用好政策。二是加强政策宣传。开展多种形式扶贫政策宣传,组织驻村帮扶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进村入户现场讲解、答疑释惑、疏导情绪,让群众真正了解政策,真正懂得政策、运用政策,利用新闻媒体、印发手册等方式加强宣传,提高政策知晓率,确保政策宣传进村入户无死角无盲点。同时,要保持政策连续性,防止“翻烧饼”。三是加强责任落实。镇党委政府切实发挥好脱贫攻坚工作的具体实施者的核心作用,切实把责任装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坚持班子成员、科级干部、包村组长、各党支部书记带头,切实落实整改主体责任;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要抓实抓细抓具体,将脱贫攻坚各项政策落实到户到人。

牵头领导:张文江

配合领导:吴亚娟   张丽君  李志文   

牵头单位:镇党政综合办公室

配合单位:镇党建办、扶贫工作站、各村

整改时限:2020年5月底完成整改

(三)工作落实方面

问题3.剩余未脱贫人口55户199无劳动能力或老弱病残的兜底保障人口占比较高,已脱贫人口还存在返贫风险。

整改措施:一是加大持续攻坚力度。紧盯剩余未脱贫的55户199人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着力开展“3+1”冲刺清零后续巩固提升行动及东西部扶贫协作提升行动,加大责任、政策、工作落实力度,确保各项任务清零达标,年底实现脱贫退出。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按照攻坚、巩固、提升的要求,优先保障攻坚任务资金需求,倾斜支持未脱贫的199人贫困人口攻坚拔寨,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牵头领导:王彦虎

配合领导:李志文

牵头单位:镇扶贫工作站

配合单位:镇党建办、驻村帮扶工作队、镇属各相关单位、各村

整改时限:2020年5月底取得阶段性成效,12月底完成整改

问题4.边缘人口还存在致贫风险。

整改措施:

加大挂牌督战力度。镇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建立挂牌督战机制,聚焦全镇剩余未脱贫人口、存在返贫风险的已脱贫人口、存在致贫风险的边缘人口,逐村逐户、逐人逐项坚决落实脱贫攻坚政策措施,确保未脱贫人口脱贫,防止已脱贫人口返贫和边缘人口致贫。

牵头领导:王彦虎

配合领导:李志文

牵头单位:镇扶贫工作站

配合单位:镇党建办、驻村帮扶工作队、镇属各相关单位、各村

整改时限:2020年5月底取得阶段性成效,12月底完成整改。

问题5.贫困群众持续增收难度大、任务重,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培育产业的任务仍然比较艰巨。

整改措施:一是实施两个“百万工程”。坚持因地制宜、全面推进、集中连片、技术集成、突出主体的原则,大力推广旱作农业综合实用技术,继续实施全膜玉米、黑膜马铃薯两个“增收工程”。二是抓好牛羊蔬菜三大主导产业。按照“千家万户繁育、

大户大场育肥”的模式,采取“淘杂换纯、淘低换高、淘劣换优”的方式,走“小群体、大规模”养殖脱贫的路子,大力发展肉牛肉羊产业;坚持以政策引导和科技支撑为动力,因地制宜发展蔬菜产业,进一步提升多元产业支撑群众脱贫增收的能力。三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按照稳定面积、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升品质的思路,大力发展小杂粮、中药材、亚麻、瓜类等一批特色种植,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发挥柴门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土壤无污染的优势,大力发展小杂粮、中药材、瓜类等一批特色种植,着力打造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牵头领导:王彦虎 

配合领导:张凤荷

牵头单位:镇农业服务中心 

配合单位:各村 

整改时限:2020年5月底取得阶段性成效并长期坚持

问题6.个别非贫困村如小西村、樊郭村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比较落后。

整改措施:一是着力补齐各类短板弱项。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省市县安排部署,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逐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改善农村道路、电网、通讯保障水平。加强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生态等公共服务建设,加快做好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街接。强化农村社会保障,在逐步提高农村居民各类社会保障标准的基础上,更加关心关爱农村老人、小孩、妇女、五保户、残疾人、单亲母亲等特殊困难群体,解决好他们看病、上学、基本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2)开展“3+1”冲刺清零后续巩固提升行动。义务教育

方面,对巩固控辍保学成效和“义务教育有保障”实行挂牌督

战,集中兵力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歼灭战;基本医疗方面,在已

消除基本医疗“空白点”的基础上,再次全面梳理摸排,采取

有力措施查漏补缺、固强补弱;安全住房方面,建立危房动态

监测工作机制,对发现疑似危房及时组织技术人员认定或委托

专业机构鉴定,及时对新增危房户组织实施改造并严格验收,

改造一户、销档一户;安全饮水方面,建立农村饮水安全责任

体系,完善机构、经费等管理制度,强化水质日常管理。(3)开展交通扶贫巩固提升行动。按照《白银市贫困县2020年自然村组道路建设专项行动方案》和《会宁县脱贫攻坚交通扶贫巩固提升行动精细化工作方案》,紧紧围绕建制村“两通”脱贫指标,按照“行业指导、乡镇主责、量力而行”的原则,有序推进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建设,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管理养护机制,加大农村公路养护力度,强化公路通行水平和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群众出行满意度。

牵头领导:王彦虎

配合领导:李志文、张凤荷、张世明、宋汉卿

牵头单位:镇扶贫工作站、镇农业服务中心、镇教管中心、镇卫生院

配合单位:各村委会

整改时限:2020年5月底取得阶段性成效并长期坚持

(四)精准识别方面

问题7.少数帮扶干部对农户家庭状况掌握不精准,动态监测预警机制不健全。
    整改措施:一是开展动态监测。动态监测尚未脱贫贫困人口199人和存在返贫风险的已脱贫人口 41户183人、存在致贫风险的边缘人口21户100人,及时了解掌握生产生活变化情况,对潜在致贫风险已经变为现实困难、影响到“两不愁三保障”的进行预警,对潜在致贫风险通过帮扶已经消除的,解除预警并继续监测。二是加强动态管理。根据省扶贫办统一部署安排,组织开展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对新发生贫困人口和返贫人口及时纳入建档立卡范围并予以帮扶。举办建档立卡培训班,进一步提高基层干部建档立卡政策和业务水平,确保贫困人口应纳尽纳、应扶尽扶。

    牵头领导:王彦虎

牵头单位:镇扶贫工作站

配合单位:各村

    整改时限:2020年 5月底完成整改

(五)精准退出方面

问题8.杜兵武等个别脱贫户脱贫质量不够高,因病、因残、因灾不稳等原因,存在返贫风险。

整改措施:一是加强动态监测预警。对2019年底人均纯收入低于5000元且有潜在返贫风险的已脱贫人口(即脱贫监测户)41户183人进行动态监测,对潜在返贫风险已经变为现实困难、影响到“两不愁三保障”的进行预警,对潜在返贫风险通过帮扶已经消除的,解除预警并继续监测。对已脱贫人口脱贫质量进行核查,针对脱贫不稳定的贫困户制定“一户一策”巩固提高计划,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持续加大扶持力度,巩固脱贫成果。二是开展巩固提升行动。巩固好冲刺清零成效,持续改善基层医疗机构设备设施,加强合格医生配备培训,全面落实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管理和重点传染病、地方病综合防控。动态做好危房监测改造工作,排查鉴定因灾或自然新增加危房,及时完成改造任务。三是落实兜底保障政策。摸清兜底保障对象,加强信息联动和比对排查,精准掌握未脱贫人口、新识别人口及收入不稳定、持续增收能力较弱、返贫风险较高的已脱贫人口情况,紧盯未纳入农村低保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及因病因残等各项支出较大家庭等特殊困难群体,进行个案分析、梳理汇总,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给予兜底保障,做到应兜尽兜。四是加大残疾人扶持力度。认真落实《关于做好脱贫攻坚战中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工作的通知》《关于深化脱贫攻坚助推贫困残疾人脱贫的意见》精神,完善贫困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保障机制,将存在返贫风险的一户多残、重度残疾人家庭作为重点对象,优先提供托养照护服务,释放家庭劳动力。优先将贫困残疾人家庭纳入产业扶贫计划,进一步巩固提高对深度贫困残疾人家庭保障能力,帮助实现稳定增收。五是全面落实教育资助政策。及时将应纳入的贫困家庭学生纳入资助范围,全面精准落实义务教育保障政策和各类学生资助政策。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学段资助体系,精准落实各级各类学生资助政策;全面落实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政策,确保“应助尽助”“应保尽保”,确保“不漏一人、不落一户”。

牵头领导:王彦虎

配合领导:张世明、沈娟峰、张凤荷、宋汉卿

牵头单位:镇扶贫工作站

配合单位:镇教育管理中心、镇社会事务服务中心、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各村

整改时限:2020年5月底完成整改

(六)精准帮扶方面

问题 9.宝川村个别群众因道路未硬化认可度不够高。

整改措施:一是紧盯群众满意度精准发力。以贫困群众发自内心的满意度为导向,进一步组织驻村工作队员、帮扶干部深入贫困户家中走访,拉家常、转田坎,将诉求记在纸上、放在心上、做到手上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帮办实事,关心群众疾苦、帮助看病就医、扶持发展产业,解决生产生活中最急需、最现实的困难问题,加大扶贫政策宣讲力度,加强沟通化解矛盾,真正把具体问题解决到位、负面情绪疏导到位、矛盾纠纷化解到位。二是加强政策宣传力度。组织乡村干部、驻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深入贫困户家中,对脱贫攻坚相关政策要进行面对面解读,尤其是“两不愁三保障”方面的政策,要讲清楚,讲透彻,让贫困群众切实理解到位,并根据户内实际情况,将户内享受的各项政策逐一进行解释说明,确保贫困户对自己所享受的各项政策满意了解,全面提升群众对脱贫攻坚政策的了解面。
    牵头领导:张文江

配合领导:王彦虎   李志文

牵头单位:各帮扶单位

配合单位:镇扶贫工作站

整改时限:即知即改并长期坚持

(七)“三保障”方面

问题 10.慢性病签约管理服务需进一步加强。

整改措施:针对发病率高、影响健康问题较重的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障碍、结核病等四种慢性病,建立集筛查监测、诊断救治、健康管理为一体的医防融合管理模式,落实管理服务措施,使其诊治质量有保障,群体管理有评价。6月底前,全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性“四病”患者有效管理率保持在95%以上。一是精准建立慢病管理台账。做到慢病患者纳入管理全覆盖,3月底前完成签约和台账健全完善。二是全面开展慢病管理服务。围绕已经纳入管理的和新发生的慢病患者,靠实乡村签约大夫责任,按照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落实健康体检、一病一方、转诊服务、健康指导、慢病随访和中医干预等慢病管理综合服务措施。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工作站在县级医共体签约医生指导下,根据患者病情落实个性化健康管理,按管理规范进行面对面随访,询问病情,检查并评估心率、血糖和血压等基础性健康指标,在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提供健康指导,需住院治疗的,联系定点医院治疗。

牵头领导:吴亚娟

牵头单位:镇卫生院

配合单位:各村

整改时限:2020年5月底并长期坚持

问题11.农村安全饮水个别管线供水不稳定,部分管网还存在冬季冻管隐患。

整改措施:一是全面推进农村饮水安全改造提升。加大冬季冻管排摸改造力度,进一步排查整改自来水入户工程,促使农村饮水安全各级管网运行更加稳定,供水更有保障。针对已实施入户工程标准低的问题。对已经实施的自来水入户工程扎实开展整改“回头看”,进一步提高群众对自来水入户工程的满意度。二是全面提升自来水普及率。对全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已覆盖具备条件但还未实施自来水入户工程的农户继续推进实施自来水入户工程,替换现有的“邻里取水”“集中供水点取水”等供水方式,全面提升全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按照“应入尽入、想入尽入”的原则,全面推进“自来水入厨”行动,对 2020年以前已完成的自来水入户工程进行“入厨改造”,将水龙头延伸至厨房。同时要求 2020 年新入户的农户,一次性达到自来水进厨房的目标,对常年外出人口统计其流入地的饮水安全解决方式。三是全面开展管网排查整改。各村抢抓春节前后土地封冻、农村外出人员返乡的有利时机,按照管理职责划分,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乡、村、社三级干部以及广大群众,全员出动、无死角摸排,对已建农村饮水安全各级各类管网在冬季存在冻管情况和冻管隐患再次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形成工作台账;对已排摸的新增冬季冻管,分类分步进行改造实施,彻底解决因冬季冻管导致供水不正常、不稳定问题;加大宣传培训,通过发放宣传页、微信群和公众号宣传等方式指导群众积极主动采取必要保温越冬措施,确保入户设施冬季正常运行。

牵头领导:王彦虎 

配合领导:各村组长、支书 

牵头单位:镇农业服务中心

配合单位:各村委会 

整改时限:2020年6月底完成整改,并长期坚持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靠实工作责任。要把整改落实工作作为树牢“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直接体现,切实靠实责任,各村、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既是第一责任人又是直接责任人,既要亲自部署、亲自调度又要具体抓、抓具体;各村村要统筹驻村帮扶工作队、帮扶责任人和村干部等力量,全面开展问题整改,确保各项整改举措落到实处。各村要依据本方案,制定本村的问题整改台账,于3月10日前报镇扶贫工作站。

(二)突出目标导向,深化问题整改。各村对存在的问题要全面认领,主动对号入座,认真分析研究,逐项整改落实,把严字当头、实字托底贯穿整改工作全过程。要区分重点任务、阶段任务、长期任务,确保事事有人抓、件件有人管、措施能见效。整改过程中,要对矛盾不遮掩,对问题不回避,多从主观上找差距,坚持和发扬“钉钉子”精神,对具体问题扭住不放,一锤一锤钉在实处,逐项逐条落实整改责任,解决一个、销号一个,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三)靠实工作责任,从严督查问责。镇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负责整改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督查落实,镇级责任领导负责组织指导分管中心站所和单位开展整改工作,各村是整改工作的责任主体。镇上不定时督促检查各村整改情况,如发现不作为、慢作为或整改不力、虚假整改等情况,将按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附件:会宁县柴家门镇脱贫攻坚“回头看”排查问题

整改工作领导小组

 

 

 

 

 

 

 

 

 

 

 

 

附件

柴家门镇脱贫攻坚“回头看”排查问题

整改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靳东明  党委书记

刘晓峰  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组长:张文江  党委副书记、帮扶工作队总队长

王彦虎  副镇长、何门村包村组长

刘亚江  纪委书记

成  员:张耀辉  副镇长、宝川村包村组长

吴亚娟  副镇长、鸡儿村包村组长

陈也新  武装部长、北二十铺村村包村组长

张丽君  党建办主任

张凤荷  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寺南村包村组长

杜雁盈  农经财政中心主任、孙去村包村组长

李洹宇  文化服务中心主任、樊郭村包村组长

李志文  扶贫工作站副站长、小西村包村组长

沈娟峰  社会事务中心主任、柴门村包村组长

周  泳  农村道路管理所所长、冯严村包村组长

王彦娥  计生服务中心主任、阳坡村包村组长

薛瑞芬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所长

李  刚  派出所所长  

张世明  乡教委主任

张学佳  国土所所长

宋汉卿  卫生院院长

王  军  农商行柴家门支行行长  

李  奎  扶贫专干

王文博  西雁社区党支部书记、危房专干

高振环  农业专干  

柴瑞霞  政府会计

李  莉  政府预算会计

张  维   民政专干

冯彩娟   社保专干

王  艳   医保专干

各村党支部书记

王彦虎同志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志文为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扶贫工作站、相关业务人员负责日常事务工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