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主页

乡村振兴

关于上报河畔镇到户产业普查情况的报告

部门:河畔镇 | 栏目:乡村振兴 | 来源: | 作者: | 日期:2021-03-31 00:00:00 | 阅读: 6435

会宁县农业农村局:

河畔镇总面积273平方公里,现辖8个村、1个社区,75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22866人,其中农业实际常住人口5088户22066人。近年来,全镇坚持以县委、县政府“1+N”产业增收模式和“21211”农业农村产业突破行动为指导,按照“守住一头子、多做几样子”的产业发展思路,结合全县国道247线经济带产业规划建设、国土绿化及乡村治理工作,大力发展砂田西瓜、优质苹果、高原夏菜、规模养殖、商贸物流、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

一、普查情况

根据全县到户产业普查会议要求,2月26日我镇组织开展全镇到户产业普查启动及业务培训会议,成立由包抓领导县政协副主席王谷扬任组长、党委书记王卓见、镇长董立智任副组长的到户产业普查领导小组,组织抽调县镇村三级干部56人(县级22人、镇级14人、村级20人),从2月26日到3月13日,利用半个月的时间对全镇8个村开展到户产业普查工作。

(一)到户产业普查情况

本次实际普查农户户数5088户22266人,其中:建档立卡户229户1044人;2020年到户产业净收入28223.5841万元(人均1.27万元),其中:种养业净收入14884.3841万元(人均6684.80元),收入占比52.64%;劳务收入11881.34万元(人均5336.09元),收入占比42.30%;个体经营收入1197.18万元(人均537.67元),收入占比4.14%;其它产业收入(土地流转等)260.68万元(人均117.08元),收入占比0.92%。建档立卡户2016-2020年享受补助资金1051.6万元。具体如下:

种植业:2020年全镇种植玉米面积37233.82亩,净收入3779.35万元;种植马铃薯面积5794.37亩,净收入986.69万元;种植小麦面积2739.11亩,净收入105.58万元;种植小杂粮面积4615.58亩,净收入241.39万元;种植中药材面积285亩,净收入35.11万元;种植胡麻面积3206.34亩,净收入140.16万元;种植苹果面积2938.01亩,净收入293.8万元;种植瓜类面积21214.92亩,净收入3182.238万元;种植塑料大棚蔬菜面积1320亩,净收入462.6万元;种植露地蔬菜面积32.93亩,净收入3.16万元;其它种植业面积49458.46亩,净收入2162.34万元。养殖业:2020年全镇牛存栏1175头,其中:基础母牛存栏675头,出栏448头,净收入318.17万元;羊存栏43538只,其中:基础母羊存栏19844只,出栏37792只,净收入1672.86万元;猪存栏10914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594头,出栏5927头,净收入1244.67万元;驴存栏301只,其中:基础母驴存栏76只,出栏188只,净收入73.01万元;蛋鸡存栏29113只,净收入63.35万元;肉鸡出栏26857只,净收入117.36万元;蜜蜂存箱200箱,净收入2.16万元;其它养殖业净收入0.39万元。劳务及其它:2020年全镇劳务收入11881.34万元,个体经营收入1197.18万元,其它产业收入260.68万元。

(二)农户耕地种植普查情况

全镇共有农业户籍人口6092户22966人,其中:建档立卡户229户1044人,全镇共有耕地13.7823万亩,2020年实际种植面积为12.8842万亩;未耕种面积0.8981万亩,全部为无法耕种的沟坝旱地。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全镇产业发展存在种养殖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差,青壮年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低,道路、灌溉等基础设施配落后等实际问题,具体有:

一是沙田西瓜具有一定规模,但科技含量低,种植技术不高,供水保障能力不足,亩产底,产销对接不充分,带动管理水平不高,规模化不强,制约了沙田西瓜的发展。二是全镇塑料大棚建设达到5000个,除宋家坪、关河、苟家部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其余中滩下坪、冯堡坪、毛家坪、刘家中滩、中滩西坪等产业园,基础设施未配套,水、电、路欠账大,严重制约产业园的发展。三是村社道路基础条件差,河畔为非贫困乡镇,近几年公路、通村硬化路未得到及时修整改善,部分村社未硬化,交通不便,制约产业发展。四是灌溉能力不足,河畔、车川、中滩、冯堡等村社几个泵站运行年限长,设备老化,影响正常供水。五是全镇肉羊饲养量大,但品种老化,养殖技术落后,流动资金不足,规模性、市场性不强,需更新换代,扩大规模,有效对接市场。六是合作社带动能力不强,全镇共有合作社7家,合作社发展资金不足,发展效益不强,没有很好的发挥带动产业发展作用。

三、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助推乡村振兴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针对薄弱环节,进一步强化和创新工作举措,加快推进全镇产业发展。一是培养新型农业,加大对农户的技术培训,按照需求培训农户的种养技术,增强产业发展信心。二是配套产业园资金,补齐产业园基础设施短板,争取水、电、路资金支持,规范产业园运行发展。三是完善村社基础设施建设,在稳定安全用水全覆盖基础上,积极推进自来水进厨房、进澡房、进厕所,“三进”工作;实施高标准农田42000亩,达到李塬村全覆盖,任岔、半岔村全推进,改造老旧泵站泵房20座;争取改造通村油路,倾斜村社道路硬化,确保实施20公里,未硬化的将逐步争取硬化。四是促进肉羊形成规模,争取配套引种资金,提供多渠道金融支持,持续推进产业发展贷款,搜集市场需求相关信息,对接销路,完成屠宰加工流程,延长产业链,促进肉羊产业发展。五是打造沙田西瓜品牌,通过组建合作社,更新品种,完善种植,开拓市场,配套设备,订单销售等方式,提升农产业知名度,将种植优势转为经济优势。六是引导合作社规范发展,全面提升农产业质量,以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建立新型模式,对接市场,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强带动能力。

四、 意见建议

由于我镇属于非贫困乡镇,脱贫攻坚期间申请项目资金难,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方面欠账较大,希望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助推乡村振兴期间加大项目资金扶持。

 

附件:河畔镇到户产业普查汇总表

 

 

 

 

河畔镇人民政府

                       2021年3月15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