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主页

规划计划

会宁县水务局2021年工作计划

部门:水务局 | 栏目:规划计划 | 来源:会宁县水务局 | 作者: | 日期:2021-02-20 10:05:05 | 阅读: 8069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全面过渡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第一年,更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的关键一年。全县水利工作将认真贯彻全国和省、市水利工作要求及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工作“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践行“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历史机遇,以水利工程建设为抓手,以水利工程管理为主线,计划全县2021年完成用水总量9452万m3,单位GDP用水量103.84m3/万元,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农田灌溉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2;新修梯田2万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平方公里;完成四季灌溉55万亩;综合治理河道沟道20.56公里。持续有力强基础、补短板、惠民生,保障全县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有序实施,助推全县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做好“一项规划”,切实统领全局各项工作稳步开展。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做好全县“十四五”水利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规划工作,这是开年后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核心工作,内容多、头绪多,牵扯到全局各单位、各股室、各项目办,由水利规划室牵头,各单位、各股室、各项目办密切配合,特别是各分管领导要督促分管单位,瞄准国家重大项目布局和资金投向,积极对接政策,深入调查研究,加大项目凝练,全面梳理一批“十四五”期间的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定指标、定任务、定举措,为全局“十四五”期间水利工作开展提供有力行动指南。

(二)突出“一项重点”,全力打造河道生态治理精品工程。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县关于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的最新要求这一项“重点”,推进项目建设,打造一批祖厉河生态长廊建设精品工程、示范工程。一是以《会宁县生态文明规划》为蓝本,积极配合省市主管部门和县发改局编制《会宁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做好做足规划引领。二是确保祖厉河城区段综合治理三期工程、祖厉河生态长廊建设康家河至张湾段河道治理及河滩生态恢复项目、厉河古城段综合治理工程在年内完成建设任务;三是推动祖厉河北城二十里铺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工程、祖厉河南城月牙堡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四是加快祖厉河生态长廊建设项目会宁县柴家门镇段(柴门小学至河西坡村)、祖厉河生态长廊建设项目会宁县郭城驿镇段(大羊营村至靖会交界处)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等项目的前期工作进度,争取早立项、早实施、早发挥效益。

(三)围绕“一个中心”,持续提升农村稳定供水保障水平。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围绕助推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个中心”,一是结合脱贫不脱政策的要求,持续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作,下大力气解决冬季供水“冻管问题”,逐步逐段改造供水保障程度不高的管道。二是按照“群众自愿、资金自筹、能入尽入”的原则继续督促乡镇实施自来水入户,进一步提升全县农村自来水覆盖率和普及率。三是探索创新运行管理模式,实行“基本水价”制度,力争实现水费收支“两条线”,同时在农户用水缴费信息化、智能化上加强调查研究。四是强化供水管理,加强各级水管员技术培训,在保障好农村饮水安全供水的前提下,做好种养殖产业发展供水。

(四)压实“三级责任”,着力提升河湖管理和执法水平。大力开展河长制、湖长制各项工作,压实县河长办、乡级河长、村级河长工作责任,一是深入开展“春雷行动”,从现在开始至3月5日结束,全面开展河湖“四乱”问题大排查、大摸底、大整改,进一步巩固河湖管护成效。二是加强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公众水利法律法规意识。三是做好全县河道采砂管理,编制河道采砂管理规划,坚决遏制非法采砂现象,加大水事案件查处力度,完成河道确权划界,向取得采砂权的企业颁发采砂许可证。四是持续开展河湖“四乱”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完成各级各类反馈河湖“四乱”问题整改落实。五是深入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实行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足额征收水资源费,全面启动节水型机关建设。

(五)突出“四项举措”,全面扩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建设主要论述和中央、省、市、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着力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和保护工作。一是要以水土流失治理为抓手,争取实施小流域治理、坡耕地综合治理、淤地坝建设等项目,不断扩大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减小水土流失强度,实现“水不下山、水不出沟”的水土保持目标。二是要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生产建设单位依法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和全额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对拒不编报方案和缴纳补偿费的要跟进督促,依法查处,对全县辖区内重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防止造成人为水土流失现象发生。三是要做好《水土保持法》《甘肃省水土保持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辅助开展一些送法到单位、企业活动,不断提高群众水土保持意识,助推水土保持工作顺利开展。四是要抓紧编制全县水土保持规划,要结合“十四五”规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在摸清现状,分析研判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要高起点、高标准谋划水土保持项目,科学合理编制水土保持规划,确保项目能落地、能实施。

(六)实施“五类工程”,不断夯实全县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按照“在建工程抓管理、促进度、保质量,拟建工程抓规划、重立项、促开工、保配套”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实施“五类工程”,一是河道沟道治理工程。分段分步实施祖厉河生态长廊建设项目、完成祖厉河城区段综合治理三期工程、南川田园综合体内“一河四沟”综合治理工程、鸭掌沟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康家河综合治理二期等续建工程建设任务。二是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实施国家水土保重点工程会宁县宝川河小流域2021年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会宁县稍岔项目区2021年工程,并在2021年新修淤地坝1座。三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会宁县2021年农村饮水安全提升改造工程。继续对供水不稳定村级管网进行改造,更换物联网智能水表,增加自动化监控系统。四是甘沟水库工程。完成会宁县甘沟水库一期工程建设任务,建成总库容92万m3注入式水库1座,争取实施甘沟驿水库二期工程,新建总库容68万m3注入式水库1座。五是李家塬供水工程。实施会宁县乡村振兴李家塬供水工程,年内完成建设任务,新增灌溉面积3.5万亩。

(七)落实“八项制度”,努力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一是落实基层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把推进全局各项重点工作、乡村振兴帮扶、“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同党风廉政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落实,严格落实各项“规定动作”。二是落实集中学习制度。坚持将勤学习、会学习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主要举措,经局党组研究决定,确定每周二上午9:00至10:00为全局集中学习时间,各单位轮流确定讲课人员,讲政治理论、讲党规党课、讲专业技术,做到全局干部职工互相学习、融汇沟通,促进工作。三是落实工作制度。各单位要严格考勤制度,并纳入年终干部职工考核,出差下乡要报备,有事有病要请假,要坚决纠正“四风”,严格用车、发文、办会审批程序,全局上下做到按制度办事、按规定办事。四是落实财务管理制度。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常态化、持续化,将预算安排作为今后年度支出依据,各单位要严格执行“实报实销、总量控制”,合理安排支出。逐步建立健全问责机制,对不按照财务制度申报支出、或在同级有关部门审计、检查、督查中发现问题的,按照其问题严重程度扣减本单位经费额度并启动必要问责程序,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五是落实工程建设管理制度。严格管理程序,落实工作责任,严把工程质量关、资金使用关、安全生产关,全面开展已完工工程竣工验收,做到工程建成一处、验收一处、发挥效益一处。六是落实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制度。按照“谁受益、谁管护、谁维修”的原则,组织群众多方筹措资金,维修保护好现有水利工程设施,促使水利工程发挥最大效益。七是落实山洪灾害防御制度。以落实水利工程防汛责任制为核心,以山洪沟道、河道、水库防洪为重点,以开展山洪演练为抓手,入汛后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制和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水利工程和水利基础设施抗旱防汛工作。八是落实安全生产和质量监督责任制度。持续有力抓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和安全生产工作,确保水利工程质量达标,杜绝水利行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