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会宁县召开全县精准扶贫产业覆盖推进会,总结近期全县富民产业培育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分析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就具体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努力为贫困村户实现稳定脱贫打下坚实基础。县委书记王科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常太洲,县长秦俊山,县政协主席李进军等出席会议。
王科健在讲话时指出,以打赢脱贫攻坚战统揽工作全局,完全符合会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实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从政治上、责任上、感情上和时间上讲,我们都没有任何借口。目前全县产业覆盖工作已经有了一个良好开端,脱贫攻坚最核心的问题已经牢牢抓在了手上。全县上下要继续深化对脱贫攻坚的认识,必须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大力开展“绣花”式扶贫。要深刻把握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内涵,根据村组实际情况,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实施“21211”农业农村产业突破行动,因地制宜、创新思路,发展多元产业,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要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紧迫意识,按照规定的时间和任务,倒排工期,自我加压,稳扎稳打,扎实推进。要算好时间账,打好提前量,把任务排到村、排到户、排到人,把时间排到年、排到季、排到月,带着强烈的责任、深厚的感情,集中各种资源和力量,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王科健强调,当前,全县培育壮大富民产业形势依然严峻,任务艰巨繁重,各乡镇、相关各部门要注重解决好扶贫产业的问题,切实增强做好精准扶贫产业覆盖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着力弥补基础设施短板,加大产业扶贫投入,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为贫困群众发展富民增收产业打下坚实基础。要着力提高贫困户产业覆盖率,坚持把培育富民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性举措、基础性举措、持续性举措,加快任务落实,使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具体。要严格补助程序,确保验收工作客观、真实、准确。要强化科技支撑,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向优良品种、先进技术要效益;加强企业带动,延伸产业链条,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进而转化为经济优势。要靠实工作责任,把查找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手段,努力培育一批能带动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的多元富民产业,积极推进精准扶贫产业全覆盖。
秦俊山就进一步做好全县精准扶贫产业覆盖工作作了安排部署,他指出,近期各乡镇和各有关部门就精准扶贫产业覆盖做了大量工作,工作进展良好,特色明显,都能够召开会议做到及时动、调查摸底做到底数清、大力宣传做到政策明、制定方案做到方向准、积极行动做到成效显、查漏补缺做到问题清。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仍然存在产业新增量和引进农头企业、种养殖大户的数据掌握不够清晰、相关技术掌握够不全面具体、金融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细化落实,确保产业覆盖顺利推进。
秦俊山强调,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的根本和灵魂,各乡镇、各部门要正确认识产业扶贫的基础性、稳定性、持续性和普遍性作用,做好产业扶贫工作是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讲规划思路要清、讲标准起点要高、讲优势方向要准、讲实效模式要优、讲管理措施要硬,努力推动产业扶贫向纵深发展,向高效迈进。要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健全资金整合、职责一致、过程管理和教育宣传等保障机制,搭建聚集要素平台,推动产业扶贫进程,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会上,各乡镇党委书记分别汇报了贯彻落实全县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推进贫困户产业全覆盖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