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我乡2017年程塬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进一步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后贫困群众产业扶持措施,推进搬迁贫困人口产业增收,实现稳定脱贫,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产业扶贫、整体推进、巩固提高、全面发展”为指导;以群众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以搞好搬迁农户产业扶贫为主线,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方式,努力提高搬迁群众收入水平,提高综合发展能力,转变思想观念,以易地扶贫搬迁、培育发展富民产业、提高基本素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下功夫帮助搬迁农户挪“穷窝”、改“穷业”、拔“穷根”、换“穷貌”,为全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打好基础。
二、基本原则
易地扶贫搬迁的主要目标是着力帮助改善生活生产条件,发展特色产业,开辟增收渠道,解决温饱问题,恢复和改善迁出区生态环境,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按照这一思路,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发挥优势。依托地理区位、自然环境、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2.坚持分类指导。找准切入点,发展特色种植业,以及构筑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链条。
3.坚持群众自愿。加强政府引导,以群众自愿为前提,以群众满意为目标,着力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立足实际,注重实效。
4.坚持市场导向。立足市场需求,大力发展林果产业,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三、建设任务
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生计为先”,立足安置区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把西瓜套种花椒产业发展作为促进易地搬迁农户增收的重要任务。结合搬迁户劳务加种养殖的实际,根据群众意愿,由合作社统一流转种植328亩砂田。同时,积极协调筹措资金,套种花椒260亩,实现当年栽植,三年增效益。
五、建设期限
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
六、资金概算
该安置点根据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合理规划,采取“乡村+合作社+农户”模式,由乡村指导合作社,在充分遵循搬迁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统筹后续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并对产业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1、土地整理耕作、施肥220元/亩,合计5.72万元;
2、地膜及覆膜80元/亩,合计2.08万元;
3、栽植费60元/亩,合计1.56万元;
4、拉运浇水每年3次,每次40元/亩,共3.12万元,连续三年,共9.36万元;
5、除草及田间管理费160元/亩(锄草、冬季防冻措施、整枝等),连续3年,合计12.48万元;
6、补种苗木及栽植费用150元/亩(第一年栽植成活率按60%计算),共计3.9万元;
经测算,2017年土高山乡程塬村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培育共需资金34.1万元。
七、工作职责
乡政府、合作社、程塬村委会三方要对照职责清单,落实好各自范围的工作。
乡人民政府的职责:作为该项目的监管单位,乡政府要按照各级关于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的相关精神,与搬迁户、合作社、程塬村委会签订《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培育四方协议书》,组织协调各方落实责任,做好项目实施及项目规划、方案制定、档案资料收集归档、资金申报等工作。
合作社的职责:作为该项目的实施单位,合作社要在乡政府的监督下,认真按照规范标准和规划设计的要求进行施工。
1、苗木栽植完成后,合作社对苗木进行后期管理、保活、冬季防护、补植,成活率达到95%以上。
2、合作社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切实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不得将资金挪作他用。
程塬村委会的职责:在乡政府的指导下开展工作,配合乡政府做好项目监督管理工作,并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要指导合作社做好土地流转及收益分配,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要及时汇报。
八、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成立由乡长任组长,分管副乡长任副组长、包村组长、各村支书、程塬村干部为成员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全乡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领导协调工作。各成员负责落实各自职责范围后续产业工作相关工作,听从组长统一调配。领导小组要指导合作社与相关农户做好对接,充分尊重农户意愿,成立集体表决机制,决定产业发展走向及经营模式。
(二)思想保障。借助搬迁户适应新环境开启新生活伊始的有利时机,综合运用发放资料、召开会议、入户讲解等各种手段,广泛宣传动员搬迁农户转变思想观念,切实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前瞻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把勤劳致富理念贯穿后续产业发展全程,谋求突破。
(三)土地保障。总结以往易地搬迁经验,土地作为搬迁户扎根谋长远的根基,必须有保障。通过合作社加农户的模式,统一流转整理土地,划拨承包经营权,统一经营管理,适度自主的方式,让搬迁户吃到定心丸。
(四)制度保障。由乡政府、村两委、农户和合作社共同协商签订四方协议,明确各方职责,保障农户和合作社的利益。规范项目资金管理运行,设立专人专账管理,实行跟踪监管审计,严禁违规使用。指定专人收集管理各类档案资料,确保工作有记录、有痕迹,有完备的印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