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主页

强农惠农信息

白草塬镇安全饮水自来入户工作方案

部门:白草塬镇 | 栏目:强农惠农信息 | 来源:白草塬镇 | 作者: | 日期:2019-03-27 14:29:20 | 阅读: 5552

白草塬镇入户管网推进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好我镇2019年度脱贫攻坚饮水安全保障入村管网及自来水入户工程建设任务,进一步明确职责,细化工作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导,结合省、市、县各级农村安全饮水工作方案,全面查找我镇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细化任务,精准发力,确保我镇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有力有序按期完成,为2019年脱贫摘帽提供坚实的饮水安全保障。

二、目标任务

按照“群众自愿、资金自筹、工程自建、能入尽入”的原则,于20196月底前完成全镇8个村72个社4644户自来水入户工程建设任务,其中西坡村完成596户,景庄村完成863户,树王村完成607户,北刘村完成518户,二百户村完成437户,九百户村完成611户,窟坨村完成402户,总堡村完成610户,使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8%以上。入户工程完成后及时衔接会宁引洮工程建设管理局同步实现通水。

三、工作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好村社干部推进会,各包村负责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精心谋划开好村“三委”成员、村级水管员、社长、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大会,彻底解决好思想认识的问题,强占正面舆论引导,争取群众对农村安全饮水工作的配合支持。

二、选好试点,全力以赴做到动员、收费、施工同步开展,找准工作突破口,各村选择两个条件较好、群众积极性高的组社,集中精力,做到边动员边收费,边施工边试水,发挥良好起头效应。

三、全面推开,按期完工。实施好试点组社的通水试水工作后要立刻总结经验,紧扣时间点,各组社都要行动起来,发挥包社包户镇村干部的潜力,全面推开工作,争取按期完工。

四、积极衔接,主动作为。镇村分级成立农村饮水安全领导小组,全力配合会宁县引洮工程建设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对我镇入村管网管线优化、青苗补偿、永久征地、质量监督、进度督促、验收接交等工作。

四、时间节点

第一阶段:拧干水分期(3月1日至3月20日),全镇接通户数达到2000户以上,完成总任务的43%以上。

第二阶段:全力推开期(3月21日至4月20日)接通户数达到3000户以上,完成总任务的63.8%以上。

第三阶段:攻坚决胜期(4月21日至6月10日)接通户数达到4000户以上,完成总任务的85.1%以上。

第四阶段:圆满完善期:(6月11日至6月30日)力争全面完成自来水入户。

五、保障措施

一是建立领导推进机构。镇上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副组长,各包村组长和村党支书书记为组员的入村管网协调推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镇自来水入户工作的推进、协调工作;各村成立村级领导小组,负责本村的自来水入户工作;各村建立包社、包户干部花名册,细化方案,靠实责任。

二是建立质量监管机制。牢固树立质量意识,要以质量取信于民,以合格的工程质量消除农户顾虑,让农户放心入户、安心入户、积极入户,通过村民代表会议推选责任心强的群众组成工程质量监督小组,全面负责自来入户工程的质量监督、竣工验收等工作,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技术标准;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村镇供水工程设计规范》和《会宁县自来水入户工程技术指导手册》进行施工,确保实施一户,成功一户,满意一户;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要求,确保自来水入户施工过程中各类机械、人员安全,严密防范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三是建立资金监管机制。自来水入户工程材料费、安装费由受益农户自筹解决,相关工作人员要按照“先交费、再接水”的原则,积极做好对农户的解释并且组织农户快速缴费。各村建立用水协会,并设立账户,收缴费用全部存入账户内,按照“村财乡管”原则,由镇政府会计对账户资金进行管理。费用收缴时开具三联单,由社长和农户签字确认。资金使用要及时公示公布,坚持专款专用,专户管理,严禁挤占、挪用和改变使用方向

四是建立落实奖惩机制。各村按照《自来水入户负责计划表》每天下午7:00前向镇水管站上报本日费用收缴及入户进度,水管站对上报进度进行排名,建立“一月一评比”制度,每月对进度靠前的村干部、社长进行表彰建立,对工作不力、未能按规定的时限内完成进度的包村干部、村干部、社长视其情节严重情况镇纪委给予约谈、通报批评、党纪行政等处分。

 五是完善管护运行机制。按照“不通水、不移交,不安全、不移交,不保证、不移交”的要求,及时组织试水、试压,运行正常后,尽快办理移交手续,统一组织安装同一厂家型号智能水表。落实分级管护责任,发挥好镇水管站和村级用水协会、管护小组的作用,实行用水农户分段管理,规范用水户协会管护、管理,保证工程良性运行,全面保障供水稳定及饮水安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