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主页

强农惠农信息

在重点小城镇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 汇报

部门:白草塬镇 | 栏目:强农惠农信息 | 来源:白草塬镇 | 作者:白草塬镇政府 | 日期:2020-03-01 09:52:22 | 阅读: 5860


白草塬镇位于会宁县东北部,全镇流域面积175平方公里,全镇辖8个行政村,1个社区,7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576户25668人。白草塬是全县移民新镇、灌区大镇、产业强镇、红色旅游名镇,河刘公路、海榆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信息畅通。近年来,随着产业调整步伐的加快、全镇经济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到白草塬避暑旅游,杏苑花光、福慧禅音、英烈陵园、百年古宅、高台独亭、汉武遗踪、旱塬金波、田园采摘等成为城镇建设新特色。

一、城镇产业发展现状

县委、县政府将白草塬镇确定为了蔬菜发展重点乡镇,给予大力支持;镇党委、镇政府将蔬菜产业作为全镇最为重要的主导产业,从技术指导、设施建设、物资配备、市场衔接等多方面推动蔬菜产业的发展;镇村社干部敢担当、肯作为,坚定了全镇发展蔬菜产业的信心和决心。白草塬镇在九百户村、窟沱村、景庄村、树王村、二百户村、北刘村分别建立蔬菜种植基地,建成占地1600亩的白草塬镇蔬菜产业园。基地建设。2016年建成九百户村蔬菜种植基地,现有育苗棚40余座,种植甘蓝1000亩。2017年建成景庄蔬菜种植基地,建设塑料大棚50座;建成窟沱村蔬菜种植基地,现有育苗棚45座,种植甘蓝2000亩。2018年8个行政村利用村集体经济资金建设蔬菜大棚80座,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各村种植蔬菜3000亩。2019年建成1200座蔬菜大棚,4个露天蔬菜集中连片种植基地,种植蔬菜6000余亩。园区建设。白草塬镇蔬菜产业园位于二百户村和北刘村接壤处,占地1600余亩建设。建设塑料大棚1200余座,日光温室100座,4万方水库1座,预冷库2座5000吨,蔬菜交易市场1座,农产品(蔬菜)质量监测站1所,专业农民培训学校1所。设施配备。九百户村建成4万方水库1座,建设高标准农田7600亩,衬砌渠道97公里;窟沱村建成5万方水库1座;树王村建成2万方水库1座;二百户村建设4万方水库1座,均配套了相应的灌溉管道,建成总储量5000吨预冷库2库,蔬菜交易市场1处。种植品种。2016年全镇种植品种仅为甘蓝一种,2017年种植品种为甘蓝、娃娃菜,2018年从单一的甘蓝、娃娃菜增加到莴笋、芹菜、萝卜、西葫芦等多菜品种植,2019年新增加的大棚西瓜试种成功,更是为群众增收拓宽了一条增收渠道。种植收益。2017年甘蓝亩产1.3万斤,市场价格一度达到1.05元/斤,亩产收益达到13650元,首次实现亩产过万元。2019年甘蓝亩产1.2万斤,净收入约4000元;西芹亩产2万斤,毛芹亩产1.5万斤,净收益均在10000元以上;散花亩产5000斤,净收益约5000元;紫甘蓝亩产2万斤以上,净收益4000元;大棚西瓜每棚4000斤,净收益约4000元。与传统玉米种植亩产800元左右,马铃薯种植亩产2000元左右相比较,蔬菜种植效益明显,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产值将会进一步稳步增加。

二、小城镇建设工作推进情况

(一)白草塬镇利用高海拔和引黄灌区优势,坚持“系统梳理、彰显文化、生态立镇、产业兴镇、商业旺镇”的目标。以开创高原夏菜发展新格局、建设镇区新面貌、塑造文明新风尚、构建服务新体系、健全管理新机制为主要任务,不断加大公共设施配备,美化镇容镇貌,改善人居环境,着力打造高原夏菜小镇,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要,稳步推进白草塬镇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展示新时代白塬新形象。

(二)悉心规划、大胆创新,着力打造高原夏菜种植产业配套设施建设。围绕产业发展,依托资源和初步形成的产业优势,从提高高原夏菜比重着手,稳步发展蔬菜产业,加强基础设施配备,全面推广蔬菜种植技术,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加大片带建设和基地力度

1.白草塬镇蔬菜交易市场建设项目:项目拟新建一处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管理先进、服务规范的100万吨蔬菜批发市场。该市场规划占地180亩,建筑面积9350平方米,内设600个标准柜台摊位,并设有冷藏库、电子结算中心、农药残留检测中心、电子信息发布中心、治安消防中心、电子监控系统、电子计量系统、室外大型停车场等附属机构与设施。该项目正在招标设计单位,完成招标后马上启动规划设计工作。

2.白草塬镇蔬菜产业园建设项目全镇计划在近2年内,设施蔬菜种植达到5000亩,将全镇7.5万亩水浇地发展为蔬菜种植基地,建成集投资、运营、监管、培育、服务、营销、净菜基地建设、高端市场对接为一体,设施条件完备的高原夏菜生产体系,在原产业园计划扩建100座日光温室,需投资2000万元,现在正在招标规划设计单位,招标完成,积极与中标单位对接,进入设计论证。

3.白草塬镇泡沫厂和纸箱厂建设项目:随着蔬菜产业的稳步发展,我镇至今没有一家包装纸箱厂和泡沫厂落户,所需包装纸箱和泡沫箱全靠外地调进。急需建设一座与蔬菜产业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化果蔬包装纸箱厂和泡沫厂,是加速蔬菜产业发展的要求,是蔬菜交易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改变我镇蔬菜包装落后面貌的有力措施。该项目投资1000万元,建设2条包装纸箱生产线和2条泡沫箱生产线,总产量达100万个,提高蔬菜包装和保鲜手段,减少经济损失。该项目正在招标规划设计单位,招标完成,积极与中标单位对接,进入设计论证。

4.白草塬镇蔬菜气调库建设项目:白草塬镇的高原夏菜和大棚西瓜在市场上得到了定西、广东、山东、浙江等客商们的高度肯定和赞许,产量大幅度增长,存储空间严重不足。该项目建设主要包括气调间、包装挑选间、化验室、冷冻机房、气调机房、泵房、循环水池、备用发电机房建设等,计划在北刘村、景庄村、窟坨村各建设气调库一处,需投资3000万元,该项目已完成土地流转120亩,正在招标规划设计单位。

5.白草塬镇高原夏菜种植调储水库建设项目:“水是万物之源”,更是蔬菜产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近几年随着蔬菜产业的发展,白草塬镇采取“以菜配水,以水促菜”的方式,下足力气做足“水”文章,促进蔬菜产业的大力发展。该项目计划在北刘、总堡、景庄三个村各新建水库1座,共蓄水量15万方,占地面积45亩,投资1500万元,正在招标规划设计单位。

6.白草塬镇循环农业综合利用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利用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建设年产2万吨有机肥生产线一条,利用尾菜建设年产1万吨饲料生产线一条。年综合利用废弃物5万吨,处理尾菜2万吨,配套建设相关附属设施。该项目截至目前处于规划论证阶段。

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同步扩宽高原夏菜发展空间白草塬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高标准农田5万亩,覆盖全镇8个行政村,现由白银市水电勘测设计院全面进入设计规划阶段,目前,设计农渠620公里、田间路69公里,分水口2800个、防护林118亩,共计投资资金6000万,尤其加大对撂荒的、塌陷严重、不具备灌溉条件的进行土地平整规划设计,全面改造提升,为全镇蔬菜产业发展扩宽空间。该项目积极与自然资源局对接,规划设计工作完成后,马上招标进项项目建设。

划、统筹推进,着力提升镇区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我镇自身实际,立足长远,着眼当前,直面问题,挖掘优势,坚持以提升镇区管理服务水平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加强镇区基础设施建设,牢固树立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理念,提升镇区服务水平、完善镇区服务功能,打造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的新型集镇,使广大群众安居乐业,全镇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1.镇区供水、排水、污水改造新建项目:一是供水工程:在中心集镇原有规划的基础上,规划新建镇区供水处理工程供水水源供水水源为引洮工程洮河水,沿镇区街道铺设4公里主管道,管网穿过镇区,并预留接水口现已对前期主管道路线和管网的布局已进行全面规划完成供水设施:在镇区西北侧新建一座配水设施,占地 12,规模 4万方,结合用水规模分期建设 二是排水工程 排水体制:在镇区原有规划的基础上建设雨污分流管道目前已对管道路线规划完成;三是污水处理工程兴塬社区关咀组闫咀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占地5亩,规模2万方,根据处理规模建设,污水经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后排放。该项目正在招标设计单位,完成招标后马上启动规划设计工作。

2.镇区道路扩宽及新建项目:在镇区规划纵向新修、拓宽2千米主干道3条,横向新修、拓宽300米侧道30条,配备相应的道牙、人行道,现已对主干道及背街小巷道路进项重新规划,对规划在内的部分建筑物和土地正在征迁和拆除。该项目正在招标设计单位,完成招标后马上启动规划设计工作

3.集中供暖规划项目:规划在镇区布置集中供热站一座,供暖面积10万以满足镇区居民采暖,现已确定供热站建设位置,对镇区供暖管网进行规划完成,对接镇属8家单位提前谋划,动员镇区288家商户提前做好入户准备工作。该项目正在招标设计单位,完成招标后马上启动规划设计工作。

4.居民住宅区规划项目:我们将继续发展“沿路商业”,在镇区主干道两侧兴建商住楼,同时启动实施众旺家园和广场小区二期项目,规划新建两处商业居住区,按照市场经济规则,鼓励引导更多农村群众进镇落户、建店经商,从而走“以商带住、以住促商、以商住聚人气”的路子。另外,结合乡村振兴,鼓励其他各村,按照“紧凑、合理、适用、安全”和节约用地的原则,统一规划居民生活区,按照社区化管理模式,逐步改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以优美的生活环境、舒适的居住条件、和谐的社会氛围,让群众切身感受到现代化生活的气息,把白塬建成经济繁荣、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秩序优良的“都市小镇”。

三、今后的发展方向和下一步打算

    我镇按照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和上级部门的指导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与上级部门和设计单位对接,并制定高标准项目建设规划全面完成2020高原夏菜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和镇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二是积极争取资金,解决文化、体育、休闲娱乐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三建立小城镇建设从规划、建设到管理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协同机制。四是创新思路,大胆引进外力,扩大融资渠道,积极探索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以更加现代化的经营理念经营小城镇建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