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主页

部门文件

关于呈报《新塬镇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暨2020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部门:新塬镇 | 栏目:部门文件 | 来源:新塬镇 | 作者: | 日期:2020-03-01 15:15:02 | 阅读: 6391

中共新塬镇委员会 新塬镇人民政府

关于呈报《新塬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2020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县扶贫办:

现将《新塬镇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暨2020年工作计

划》随文呈报,请审示。

 

 

             中共新塬镇委员会  新塬镇人民政府    

2020年3月1日

 

新塬2019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2020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全镇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坚定整县脱贫目标任务,坚持收入保障达标总体思路,坚持以打赢脱贫攻坚战统揽工作全局,以脱贫攻坚“十五项清零行动”为抓手,聚焦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暨“3+3+2”专项核查,抓弱项补短板,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减贫任务完成情况

新塬镇辖9个行政村,72个村民小组,2014年底共有农村户籍人口3656户15521人2013年全镇有建档立卡贫困村6个(其中5个深度贫困村),非贫困村3个,2013年底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937040人,贫困发生率为45.36%。2014年至2019年底累计脱贫16146993人,截至目前剩余未脱贫人口35户122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79%。2018年底实现杨坪村和老庄村两个村整村脱贫退出,2019年我镇甘岔村、河坝村、孟塬村、常坪村4个村脱贫退出,实现全镇6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

二、责任落实情况

深入开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行动,深化创新“五个走遍”工作机制,结合“一户一策”户户到活动、困难群众“大走访、大排查、办实事”专项行动,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走遍全镇所有贫困户。进一步深化与帮扶单位、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协调联系,及时协调、配合帮扶单位召开协调会,群策群力、推动帮扶工作有序开展。先后协调从8个单位为6个贫困村选派驻村帮扶工作队员18人,帮扶干部284余名,统筹保证了攻坚力量,有效推进帮扶工作正常开展     

三、政策落实情况

(一)产业发展方面。1.产业达标。2014年以来全镇重点打造培育了全膜玉米种植和马铃薯种植2个基础产业,种植面积分别达到了3万亩、4.1万亩。打造培育了肉牛养殖、黑毛驴养殖、肉羊养殖和蔬菜大棚种植4个主导产业,全镇6个贫困村,均有定规模、农户普遍参与、属农民收入重要来源之一的主导产业2019年全镇164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产业达标1629户,达标率为98.78%,三类户占比3.6%,目前,全镇产业未达标的贫困户20户,主要是一二类低保兜底对象家中缺劳动力,无力发展产业户,属兜底户。2.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全镇贫困村的70家合作社进行规范建设目前我镇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规范的达到42运营一般17家注销“空壳社”11家。3.村集体经济。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村两委充分挖掘闲置房屋、闲置土地、农机具等村级公共资源,增加收入渠道,到2019年,全镇9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2万元以上,收入渠道达到两种及以上。

(二)易地搬迁方面。全镇“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共125户,全部为进城入园安置。2017年度钟鼓楼第一批18户,2017年第二批钟鼓楼安置点18户,2018年钟鼓楼安置点32户,2018年天润嘉园安置点56户,2018年康源小区1户。125户搬迁户目前已全部搬迁入住,目前已实施旧宅腾退18户,尚未腾退拆除户计划在2020年底全部腾退复垦

(三)兜底保障方面。12月份,全镇共有兜底保障对象187户545人(农村低保一类48户107人,二类125户423人,农村分散特困供养对象14户15人),其中已脱贫建档立卡对象160户467人(农村低保一类35户83人,二类111户369人,农村分散特困供养对象14户15人),未脱贫建档立卡对象27户78人(农村低保一类13户24人,二类14户54人),做到了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共发放农村低保资金362.8728万元

(四)养老保险方面。全镇应缴纳农村居民养老保险5713人,本地缴费5517人,异地缴费196人。全镇领取养老保险2100人。2018年开始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一二类低保人口、五保人口、计生两户人员全部落实养老保险代缴政策。2019年代缴404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900人,一二类低保户65人,五保12人,一二类残疾人员12人,计生两户55人。

(五)基础建设方面。路,全镇9个行政村全部通硬化路,各村民小组出行道路全部通达。电,9个村72个自然村通过农网改造工程全部实现了通动力电。人居环境,全镇上下把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工作当成补齐脱贫攻坚短板的有力抓手,通过组织公益性岗位人员每周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脏乱差问题得到彻底治理,各村社环境实现干净整洁有序。

四、工作落实情况

(一)义务教育方面。我镇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全部达标,满足贫困学生就近接受义务教育需求。全镇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992户1597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学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487户804人,全部享受“两免一补”和“营养餐”教育资助政策。全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无因贫失学辍学情况

(二)基本医疗方面。全镇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9个均为60平米以上,现配备村医9名。2014年以来,全镇各年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达到了100%。2019年参保7115人,其中异地参保283人,2019年全镇贫困户家庭成员中患病住院1219人,全部享受了基本医疗特惠政策、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报销相关政策,全年共享受基本医疗报销346.8312万元、享受大病保险73.8581万元、享受医疗救助46.137万元

(三)安全住房方面全镇2017年-2019年危房改造农户290户,完成危房改造标识牌悬挂290户,竣工验收报告发放290户;2016年以前安全住房应鉴定2487户,鉴定报告发放2461户,住房安全标识牌悬挂1372户;危房喷绘标识72户;住房安全达标认定书应发放1740户,实际发放1447户,剩余293户为不需要发放户(其中长期锁门户128户,无房户16户,易地搬迁户125户,不需改造户24户)。

(四)饮水安全方面2019年全镇实现了安全饮水全覆盖,全镇农村户籍人口2801户,其中采取“自来水入户+水窖”解决安全饮水1577户,通水率100%;采取“自来水集中供水点+水窖”解决安全饮水48户,建成供水点1座,通水率100%;采取“自来水邻里取水+水窖”解决安全饮水911户,邻里取水协议签订率100%;采取家庭水窖安装净化设备解决安全饮水265户,完成率100%。

(五)扶贫信贷方面。为了破解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短缺这一问题,2015年来全镇协调兰州银行共计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1256户4批6272.5万元,期限为36个月,2018年7月份陆续到期后共回收1201户3124.9万元,续贷转化957户3101.6万元。每年为农户落实贷款贴息政策。2018年协调会宁农商行新塬分理处发放扶贫小额信贷47户1批235万元,期限为12个月,2019年到期续贷转化45户224万元。

(六)脱贫攻坚干部作风和能力建设方面。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开“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和“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营造了风清气正、实干尽责的良好环境,干部工作作风更加务实,工作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七)脱贫攻坚突出问题整改方面。对照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县上梳理出的3个方面23个具体问题2018年度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我镇共认领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3类7项19个问题,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5类9项14个问题,对反馈问题,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全面梳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逐项认领问题清单,查找问题短板,建立整改台帐,实行销号管理,分类施策、全面进行整改。截至2019年底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19个,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15个已全部整改到位。

五、存在的问题

我镇的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一是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发展基础依然薄弱,合作社规范运营水平不高,产业规模化程度低,种养殖产业大部分还是以分散户为主,龙头企业数量少,示范带动不够,“小群体、大规模”的规模化效应还不够明显;二是部分农户对发展产业认识不够,在政府的补助资金、扶持政策的推动下,发展养殖,赚取政策红利,自主创业致富发动力不强,持续依靠产业致富的后劲力不足。在发展养殖中,技术支撑不足,很多还是局限于老经验老办法,对科学化养殖技术的掌握和接受较差,养殖周期拉长,降低了经济效益三是部分农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不足,主体意识不强,主动性、积极性不足,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

六、2020年重点工作安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全镇上下将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坚持现行扶贫标准,围绕户增收、人脱贫,重点提升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发展,促进贫困村集体经济稳定增长和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确保剩余的35122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已出列村、已脱贫户脱贫成果进一步巩固,确保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一)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持续攻坚。一是保障饮水安全。重点加强对冬季冻管,供水不稳定的管道逐步进行更换,进一步落实水管员水网管护责任,着力强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强化水源保护,确保自来水稳定供水和水质安全。二是抓牢教育扶贫。以保障义务教育为核心,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绝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建立贫困家庭子女就读全面排查机制,全面落实学前免除保教费、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营养餐”、“雨露计划”实现贫困家庭学生应助尽助。三是实施健康脱贫。继续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努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加强基层卫生健康服务工作,规范家庭医生签约履约,重点加强慢性病贫困患者规范管理与健康服务,提高综合保障水平。四是保障住房安全。持续深入摸排农村住房安全,不断健全完善农村住房4类信息台账,进一步核准农村危房底数,落实农村危房改造认定标准和信息公示要求,全面完成所有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确保应改尽改。落实各级补助资金,完善分类分级补助标准。加大“建新拆旧”工作力度,提升危房改造质量,完善危房改造水电路网配套建设,确保贫困群众安居乐业。

(二)聚焦产业增收持续攻坚。持续发展“1+N”产业助农增收模式,始终坚持“21211”产业方向不动摇,全面开展产业覆盖达标效益提升行动,确保群众稳定增收。一是继续夯实基础产业。继续推行人均2亩全膜玉米、人均2亩黑膜马铃薯,2020年使全镇全膜玉米种植达到3万亩,黑膜马铃薯种植达到4.1万亩,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全覆盖。二是继续提升支柱产业。大力发展肉羊、肉驴、安格斯肉牛养殖增收产业,提高贫困户发展养殖积极性;督促合作社为贫困户按期分红,实现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达标全覆盖三是继续壮大主导产业。以老庄2000座塑料大棚基地为中心,创建蔬菜脱贫产业园和特色产业园,带动全5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蔬菜产业,从而带动高原夏菜的种植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和受益程度,增强造血功能

(三)聚焦提升脱贫质量持续攻坚。一是全面巩固脱贫成果。坚持一手抓扶贫脱贫,一手抓巩固提升,对退出的贫困村和脱贫户,做到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政策、不脱帮扶、不脱监管,继续加大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保障性扶贫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保持支持政策一段时间稳定不变,防止返贫。二是全力加强返贫监测。6户31人脱贫监测户,重点监测家庭收入、住房、健康状况和后续精准帮扶措施,对11户44人边缘户,完善脱贫成效巩固提升监测,通过产业扶贫收益,实施针对性扶持和救助,防止边脱贫边返贫边增贫现象发生。三是统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把脱贫攻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做好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等与乡村振兴措施的有机衔接,保持帮扶政策和支持力度连续稳定。

(四)聚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攻坚。一是加强垃圾清理。及时收集清理主干道村内街道、农户庄前屋后垃圾,清理拆除残垣断壁和废弃棚圈,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现全镇范围内垃圾不同类型处理设施全覆盖;根据村组分布情况、距离远近,合理配置不同类型的垃圾和垃圾清运车辆,实现垃圾收集运输全覆盖。二是进一步完善“门前三包”、网格化管理等制度。督促各村、各单位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重点围绕“治脏、治乱、治差”,持续加大乡村“八乱”(乱贴、乱画、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摆、乱设)整治力度,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促进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持续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增强群众环境保护意识,主动投入到村庄清洁行动中来,做到垃圾不乱倒、畜粪柴草不乱堆,维护村庄户内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有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