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主页

部门文件

大沟镇劳务工作总结总结

部门:大沟镇 | 栏目:部门文件 | 来源:会宁县大沟镇人民政府 | 作者: | 日期:2018-07-25 11:40:46 | 阅读: 3788


会宁县人民政府劳务工作办公室:

现将《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打算》随文呈报,请审示。

                                                                            会宁县大沟镇人民政府

                                                                              2018年7月11日

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打算

2018年上半年,大沟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总体安排部署,全面落实“1+20”精准脱贫实施方案和全县培育富民产业加快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持续做大做强劳务经济,着力促进劳务产业再提升,促进劳务经济提质增效,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如期完成。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止6月底,大沟镇已累计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2945人,其中:有组织输转1583人,自谋输转1356人,境外就业6人,创劳务收入3113万元;输转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591人,创劳务收入457万元;培训各类务工人员520人,其中引导性培训42人,技能培训478人。劳务输转实名制登记工作于6月底已完成,登记率100%。

二、主要工作

(一)扩大用工信息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劳务微信交流群、QQ群等信息平台,最大限度扩大用工信息传递渠道,基本实现了城乡用工信息全覆盖,有效降低了用工信息宣传成本。上半年已发布用工信息15条,发送招工短信3000多条。

(三)开展劳务输转实名制登记。深入推进大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劳务输转子系统及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建设,结合全镇“一户一策”摸底调查实际,对全镇城乡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实名制信息于6月底前全面进行更新登记,共登记城乡富余劳动力3267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2969万人,回乡创业15人,劳务经纪人10人,劳务输转带头人13人,实现了外出务工人员信息管理精细化、动态化。

(四)努力提升农民工培训工作。2018年,摸底5名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两后生”,安排开展挖掘机、汽车驾照等特种机械免费培训,目前正在培训中。通过就业技能培训,让学员们熟练掌握一门专业技能,努力实现“一次培训、终身受益、培训一人、输出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五)回乡创业工作稳步推进。全面落实《会宁县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主动宣传农民工有关政策,摸清务工人员基本情况,扎实推动农民工回乡创业。鼓励支持有意愿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回乡创业,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劳动力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当前,农民工技能与用工企业岗位不匹配问题比较突出,农民工技能单一,达不到企业对专业技术的要求,加之我镇劳务人员整体素质还不高,竞争力也不强,自主创业能力还很弱,给劳务输转工作造成一定困难。

(二)劳务工作保障严重滞后。因工作人员交流调动频繁,干部职工人员严重偏少,没有固定的专门从事劳务业务人员,兼职人员业务能力跟不上,导致无法为城乡富余劳动力输转提供更好的服务,影响到劳务宣传、劳务考察、组织输出、跟踪服务等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持续推进劳务信息宣传全覆盖。扩大劳务微信交流群关注人数,充分利用移动、联通、电信等信息平台,最大限度扩大劳务信息传递渠道,全面实现城乡劳务信息“全覆盖”,降低劳务输转成本。

(二)持续推进劳务输转模式再创新。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开展远程招聘,降低异地招聘成本,提高招聘效率,以有组织输转带动多元化输转;积极促进就近就地转移工作,围绕全镇重大项目工程建设,引导建档立卡劳动力到工地就近务工,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既保障全镇重大项目工程劳动力充足,又使贫困劳动力务工务农两不误。

(三)持续推进劳务培训再上新台阶。把培训和技能鉴定有机结合起来,对考核鉴定合格者颁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帮助农民工拿到就业通行证,提高市场竞争力。积极加强与人社、扶贫、培训学校的联系配合,对“两后生”、劳务品牌开展分层次培训,确保10月底前完成各项培训任务。

(四)持续推进回乡创业实现新突破。落实好《会宁县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逐步建立“政策扶持、服务保障、创业培训”三位一体的返乡创业工作机制,支持有意愿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带着技术和资金回乡创业。

(五)推进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要深入推进甘肃省劳务输转服务平台及大就业输转子系统建设,对全镇城乡富余劳动力、贫困户外出务工人员开展实名制登记,进行动态管理,为精准脱贫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六)持续推进劳务品牌再出新亮点。不断提升“祖厉建筑焊”、“祖厉巧妹子”、“会师圣地建筑郎”、“会师兴陇采掘工”等劳务品牌知名度,充分发挥劳务品牌在精准扶贫精准输转工作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增加贫困户外出务工人员的劳务收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