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抓三促”行动“一把手”访谈】丁家沟镇:铆足干劲抓项目 蓄势勃发促发展

来源:会宁县融媒体中心 | 作者:
日期:2023-03-09 08:55:11 | 阅读: 1155

开展“三抓三促”行动是提升能力素质、锤炼过硬作风、提高工作效能的有效抓手,是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丁家沟镇把“三抓三促”行动与谋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紧紧相扣,狠抓惠民项目建设、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2022年,丁家沟镇始终将农业农村工作摆在首位,围绕巩固脱贫成果这个工作核心,全力以赴抓整改、抓巩固、抓提升,脱贫产业成效明显;围绕保障改善民生这个根本起点,全力以赴补短板、解难题、办实事,民生工作成效显著;围绕强化提升服务型政府建设,全力以赴转作风、提能力、增效能,社会事业稳步推进,全镇各项经济指标如期实现,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丁家沟镇党委书记 李文鸣:围绕“一带五色·多彩会宁”建设,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对全镇监测对象191户837人全部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脱贫成果更加巩固。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验点500亩、扩种春小麦2400亩,完成全膜玉米和黑膜马铃薯种植7万亩、冬小麦种植2.2万亩,发展小杂粮种植0.9万亩,排查整治撂荒地718亩,基础产业稳步提升。不断壮大特色产业,结合我镇肉牛养殖突出优势,以养殖业牵引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农产品加工带动特色产业价值链提升,突破肉牛年存栏量万头大关,完成畜牧业生产总值6500万元;深入推进现代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形成以“全膜玉米种植+肉牛养殖+合作社带动”为模式的种养殖产业链条。扎实开展乡村建设示范行动,编制完成5个村庄规划,打造1个省级示范村、4个县级示范村,常住户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85%、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同时新增硬化路14.4公里,乡村建设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群众生活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用精湛业务服务人,用优良作风取信人。“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丁家沟镇坚持“快”字当头、“实”字为先、“干”字为要,通过提能力、转作风、抓落实,促使干部政治更加过硬、干劲更加充足、工作更加务实、本领更加高强、贡献更加突出,“三抓三促”行动整体效应不断放大。

丁家沟镇党委书记 李文鸣:丁家沟镇党委第一时间召开“抓学习促提升、抓执行促落实、抓效能促发展”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以“三抓三促”行动,作为推进工作的总开关、补齐短板的总抓手、提升能力的总引擎,精准施策、对症下药,打通工作落实的堵点、消除制度建设的盲点,以严之又严、实之又实的态度跟踪问效,对发现的问题现场反馈交办、督促立行立改,着力解决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全面开启抓项目、促发展、强作风的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下一步,丁家沟镇全镇上下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满腔的热情、充足的劲头和良好的状态投入“三抓三促”行动,急发展之所急、担发展之责任、抓发展之要枢,聚焦群众所需、主动作为,努力建设幸福、美好、生态、富裕新丁沟,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聚力。

丁家沟镇党委书记 李文鸣:丁家沟镇将继续深入开展“思想要提升、我该懂什么”专题学习,“丁沟要发展、我该谋什么”专题研讨,“问题要解决、我该干什么”专题调研,“能力要增强、我该会什么”专题练兵,在学习上下苦功、在执行上铆足劲、在效能上见真章。立足线川村状元红新农庄旅游景区,依托东西部协作、申报农业产业强镇创建项目,对线川村实施村庄改造提升,再实施卫生改厕200座,实现农村常住人口改厕全覆盖,将沈屲村、梁庄村和慢湾村分别打造成省级、县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依托地处华家岭二阴山区丰富的湿地资源禀赋和马岔村夯土建筑,通过探索实践“PPP”模式、大力挖掘和开发马岔村湿地资源,将该村打造成集民宿、观光、休闲、康养于一体的国家森林乡村。依托“6+1”产业奖补模式,抓好基础产业、壮大特色产业、打造农业品牌,谋划新建高标准农田8000亩、新建肉牛肉羊产业基地各一处,培育一批链主企业,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农民增收致富。依托“一乡四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国土绿化,在全镇现有的108公里硬化道路两旁,栽植树木、形成绿化带,在沟坝、荒坡处发展碳汇林2000亩,在沈屲村栽植行道树14公里、种植文冠果3000亩。紧紧围绕“服务经济发展、服务改革攻坚、服务营商环境”理念,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将三抓三促行动落到实处,高质量建设美丽新丁沟,为“一带五色·多彩会宁”建设贡献丁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