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
领导小组办公室通告
(2022年第13号)
近期,海南、西藏、新疆等省发生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青海等周边临近省份和省内相继出现疫情,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当前正值旅游旺季和学校开学,人员流动频繁,为严防疫情输入,最大限度保障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现就做好疫情防控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非必要不出行。减少不必要出行,尽量不外出旅游和探亲访友,严格限制人员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当带头执行,率先垂范。确有特殊原因需要出行,应当经所在单位同意并向社区(村)报备,出行前关注风险地区信息,全程做好个人防护。返回前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报备,配合落实核酸检测、隔离观察措施。 二、非必要不聚集。按照“非必要不举办”原则,严控庙会、大型文艺演出、展销促销等活动;严控会议、聚会等活动规模,尽量举办线上会议或视频会议;严控50人以上聚集性活动。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确需举办的尽可能缩小活动规模。承办宴会的餐饮单位,必须缩减宴会规模,做好餐厅通风消毒,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确保就餐人员扫描“场所码”、测温、佩戴口罩后进入就餐场所。 三、来银主动报备。所有外地来银返银人员需提前3天通过“白银快办”微信小程序主动报备,或向所在村组(社区)、单位或住宿宾馆进行报备,到达后仍未报备的应在到达后12小时内完成补报。来银时需查验健康码、行程码,并扫“白银快办”场所码。 四、严格落地管控。近7天内从有疫情地区来返银或与已公布阳性感染者轨迹有交集的人员,应立即向所在社区、村组、单位或所住宾馆酒店如实报备,并严格按国家和省上有关规定,分级分类落实集中隔离、居家隔离、临时管控三天两检等措施,管控未完成或核酸检测结果未出前,不得流动。从无疫情地区来返银人员入银时进行“落地检”,24小时后再完成1次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后方可有序流动。 五、严查核酸检测。加强常态化核酸检测,对各类人群开展定期核酸检测,普通居民至少每周进行一次核酸检测,重点人群分类落实每周两检、每日一检措施。全面应用“白银快办”定期核酸检测监管系统,按照“行业管单位、单位管职工、学校管学生、社区村组管居民”的原则,推进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全覆盖。按照“凡进必查”要求,对进入各类行政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聚集性场所、营业场所的人员,严格查验核酸检测情况。对未按时进行核酸检测的人员,各行业部门、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村组要及时督促,“白银快办”小程序在核酸检测时限到期前12小时进行信息提醒,超过核酸检测时限12小时后以弹窗形式进行“强提醒”,将会影响正常扫码和出行,请广大居民提前合理安排核酸检测时间。 六、严管公共场所。汽车站、火车站、农贸(集贸)市场、商场超市、文化娱乐等人员密集、空间密闭场所,督促从业人员定期开展核酸检测,做好通风消毒、设置“1米线”、张贴场所码,严格落实“一扫二看三报告”,即:扫“白银快办”场所码,查看口罩佩戴情况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发现的发烧咳嗽、红黄码、未核酸检测的异常情况及时向社区报告。强化高速公路服务区、国省道路沿线加油站、饭店、旅馆、洗车加水、汽车维修等经营场所监管,加强场所通风消毒,减少人员聚集接触,强化工作人员日常防护,核酸检测实行“每日一检”。 七、加强个人防护。广大居民要主动做好个人及家庭人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出行、不聚集、“一米线”、分餐制、用公筷等良好生活习惯,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密闭或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主动防范、科学防疫,注意家庭环境卫生,开展环境“大清扫、大消毒”活动,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消除环境卫生死角。 八、接种新冠疫苗。接种新冠疫苗是目前预防控制新冠肺炎传播的最经济、最有效、最方便的手段,尤其对减少重症和死亡效果明显。请符合接种条件但尚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或尚未完成两剂次接种的居民,尤其是60岁以上老年人,尽快到就近接种点免费接种疫苗;已完成两剂次接种满6个月的,应当尽快进行同源加强免疫接种或序贯加强免疫接种(第三针),确保应接尽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