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师圣地盛开“格桑花”
来源:会宁县融媒体中心 | 作者:王双平 郑芃生 逯玉洁
日期:2022-06-14 00:00:00 | 阅读: 6540
会宁玛曲两地积极开展教育交流合作
——会师圣地盛开“格桑花”
“格桑”在藏语中是“美好时光”和“幸福”的意思。每年6月至9月,格桑花就会在雪域高原次第开放,这是一个“约定”,如同每年秋季开学,会宁县就会迎来一些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的孩子一样。2004年至今,18年过去了,已有247名学生在会宁毕业后加入甘南州各行各业的建设中,成为高原上最美丽的格桑花。
2004年,会宁县与玛曲县达成教育交流合作协议,合作期限为15年,商定玛曲县每年选派20名中小学生赴会宁县就读,采取择校插班、分散安排、校外集体住宿、带队教师陪读管理等形式,保证九年义务教育。
时至今日,会宁县与玛曲县的教育帮扶故事,仍在倾情续写。
会宁县会师中学八年级(3)班学生英木嘉还清晰地记得2016年第一次到学校时的场景——教室布置得热烈而温馨,黑板上写着“欢迎回家”四个大字,寝室的被褥叠得整整齐齐,窗台上的花瓶里还插着一束美丽的鲜花,食堂准备的第一顿饭就有他们喜欢吃的土豆炖牛肉……
然而,刚到新环境的英木嘉变得像小刺猬一样把自己“蜷缩”起来。“当我离开家乡刚到这里时,不论是语言方面还是学习方面都感觉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间,当时我的小学班主任对我非常关心,每天都会利用课余时间为我辅导功课,对我的学习有很大帮助。”英木嘉告诉记者,在会宁的一段时间,他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升,到了初中,他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可以跟上当地学生的学习脚步和节奏,现在他已完全融入了这边的生活。
和英木嘉一样,会师中学七年级(4)班学生卓玛吉也感受到了自己的变化:“自从来到会宁以后,我与同学们共同学习进步,每天都过得十分充实。在学习方面,大家身上的那股坚持不懈的品质也在深深感染着我。”
2004年以来,会宁的教师们把爱倾注到藏族学生身上,教他们洗澡、整理内务,教他们说汉语,陪他们购物、春游,还跟孩子们学说藏语,一起跳锅庄舞……
为了给藏族孩子提供便利,会宁县出台多项优惠政策,采取择校插班、分散安排、校外集体住宿、带队教师陪读管理的形式保证九年义务教育。还免费提供各项服务,并在高中入学考试中降分录取。
18年间,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满载而归,成为各行各业的有用之才。
“经过在会宁的苦读,这些孩子中出了不少人才,现在他们成为建设草原的栋梁。”会宁就读玛曲藏族学生宿舍管理处负责人贡去乎扎西告诉记者,现如今,许多在会宁就读过的藏族青年已经大学毕业,返回甘南州及玛曲县参与当地各行各业的经济社会建设,他们既是各行各业的骨干人才,更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力量,成为高原最美丽的格桑花。
贡去乎扎西说:“目前已经有134名学生考取了大专及高校,已经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学生有90多名,在老师们的关心和帮助下,每年的中考入学率已经达到了90%以上。”
疫情之前,玛曲县还会邀请会宁的老师进行教育交流。“每年节假日会宁县的领导还会来慰问和看望我们藏族学生和生活老师,相信今后在手牵手兄弟两县的大力协作下,会取得更好的成绩。”贡去乎扎西表示,他和这些师生家长一样,对勤劳淳朴、崇文重教的会宁人民很是感激。(王双平 郑芃生 逯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