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疫情呈多点散发。3月6日0时-6时,甘肃省通报新增5例本土确诊病例(均在兰州新区),我县与兰州毗邻,人员往来频繁,疫情输入风险增大,给全县疫情防控带来极大压力。为精准做好外防输入工作,有效控制和降低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现就做好疫情防控有关事项通告如下:1.排摸管控重点人员。全县疫情防控各级网格长和网格员要充分发挥疫情防控“信息员、宣传员、服务员”角色,全方位排查自2月20日以来到过秦川镇酷派酒店、秦川中心卫生院、小横路大润发超市、化工园区兰州鑫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纬印象小区10号楼、彩虹城B区御膳房、三维发到家超市;3月1日之后到过兰州新区水投集团、新区法院、孵化大厦的人员;有全国中高风险地旅居史的人员;与已公布的阳性感染者活动轨迹有交集的人员;接到外省(市、县、区)各级疾控中心电话告知的密切接触者等风险人员;发现自己健康码转为红码或黄码的人员,要落实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管控等各项防控措施,并做好政策解读及宣传。2.及时主动做好报备。来会人员需第一时间主动通过“白银快办”微信小程序报备,或向社区(村)、单位、宾馆等报备,入会时按规定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按风险等级配合落实分级管控措施。严格限制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来会,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人员,一律实行14天集中隔离(隔离期间不少于7次核酸检测);中风险区所在县(市、区)人员,实行14天居家隔离(隔离期间不少于3次核酸检测);高、中风险区所在地市其他县(市、区)人员,一律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3.坚持非必要不外出。请广大群众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减少不必要的出行,近期尽量不外出旅游、不探亲访友,坚持非必要不离会,非必要不跨区域流动、不去兰州新区及中高风险地区及疫情相关地区,确有特殊原因需要出行的,应主动向所在社区(村组)登记或所在单位报备。出行前密切关注中高风险地区及疫情发生地信息动态,全程做好个人防护;返回后持续关注自己的甘肃省健康出行码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一旦发现健康码、行程卡变为“红码”或“黄码”,必须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村组)报告并配合落实核酸检测、隔离观察等防控措施。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当带头执行,率先垂范。4.加强个人防护管理。广大群众要坚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不信谣,不传谣,养成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扎堆、不聚集、用公筷、一米线等良好习惯,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密闭或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同时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发现有发热、干咳、乏力、嗅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十大”新冠样症状时,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及时前往就近发热门诊(诊室)就诊。5.强化聚集活动管控。坚持“非必要不举办”原则,严控线下会议、大型活动、聚会等聚集性活动,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确需举办的尽可能缩小活动规模。承办宴会的餐饮单位,坚持“谁审批、谁负责”原则,经营单位必须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做好餐厅通风消毒,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确保就餐人员扫描白银快办“场所码”、测温、佩戴口罩后进入就餐场所。6.持续推进疫苗接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仍然是当前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对自己而言是免疫,是健康;对家人而言是呵护,是关爱;对社会而言是责任,是防疫屏障。请符合接种条件但尚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或尚未完成两剂次接种的居民,尤其是60岁以上老年人及体质较差的重点人群要尽快到就近接种点接种疫苗;已完成两剂次接种满6个月的,应当尽快进行加强免疫接种(第三针),确保应接尽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