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物多样性 共建美丽新会宁
来源:会宁县融媒体中心 | 作者:
日期:2021-06-02 16:17:38 | 阅读: 9851
地处会宁县北部的铁木山自然保护区,繁花渐次盛开,鸟儿啁啾夏虫低鸣,野生动物不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奏出一曲曲美好的“生命交响曲”。近年来,会宁县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生态保护监管,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积极进展。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初夏的铁木山自然保护区绿树成荫,风景怡人。铁木山又名香林山,景色迷人,交通便利,历史悠久,被誉为“早塬秀峰",呈山上之山之势,主峰海拔2404米,是会宁县内最高峰,也是县境内唯一一片天然绿地。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自然保护区,周边居民在如此亲近大自然的情况下,相比都市市民他们有更强烈的环保意识。
头寨子镇香林山村殿湾组村民 冉俊丰:我们是铁木山周围的村民,我们要保护好铁木山的生态环境,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头寨子镇香林山村殿湾组村民 张辉强:珍惜自然,爱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肩上的责任,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兴则文明兴。近年来,铁木山自然保护区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及生态修复等工作,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取得了明显成效。
铁木山保护区护林员 王成伟:铁木山自然保护区有天然林4000亩,人工造林9600亩,为加强野生植物保护,铁木山自然保护区兼顾了保护区的重点区域和重要物种以及防火宣传需求,有效防止巡护盲点,实现了连续25年无森林火灾,无安全生产事故。全保护区启用森林资源“网格化”智能巡护管理系统,通过监护、巡护,实现全区11000亩森林资源无死角,全覆盖的精细化、综合化管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会宁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决扛起水源涵养、生态支撑责任使命,大力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工程,通过保护天然林,扩大人工林,不断强化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景象不断呈现在世人面前。经过多年生态治理,铁木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面积增加近万亩,绝迹多年的隼、黄鼠狼、山鸡、野兔、苍鹰等野生动物,重回这里安家,生物种类不断增加。
铁木山自然保护区站长 王克俭:铁木山自然保护区,动植物丰富,种类繁多,已查明,乔木、灌木、药材、植物、草木有14科,80多种,野生动植物20多种,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基础,与我们衣食住行及物质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希望广大群众从身边小事做起,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系统,保护丰富多样的物种,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会宁融媒记者路旭通姚虎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