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扶贫车间绘新景 脱贫致富路更宽
来源:县融媒体中心 | 作者:
日期:2019-12-05 14:57:25 | 阅读: 12419
会宁县通过大力发展“扶贫车间”,把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纳入特色产业链条,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为贫困户增加工资收入促脱贫提供保障。
会宁县杨崖集镇杨崖集村村民 李明山:现在主要是挖药材,今年主要是在这一片儿主要挖的是育苗苗子,长势确实好,现在就是在冻土之前加班加点,赶紧把药材挖完。
这两天,李明山一直在甘肃长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种植基地里开挖药机和乡亲们一起挖黄芪。通过土地入股,劳务酬金和高产分红,李明山一家在中药材产业链上过上了脱贫致富的生活。
会宁县杨崖集镇杨崖集村村民 李明山:咱们现在边挖边交,就是潮湿的这种,最不行的都可以保底一公斤3块钱,好一点的能够4元钱。那像原来放时间长着呢,原先放到干干的人家也就几毛钱收走了,没有人要。
李明山说的“边挖边交”就是把中药材交给杨崖集镇扶贫车间,在这个车间里,不仅可以消化农户交来的中药材,也是镇上百姓的主要收入来源。
会宁县杨崖集镇东阳村村民 韩双凤:咱们现在干的活是?这些药是原来放到袋子里面的,现在把它拿出来晒一下,把这些不好的事给挑出来,这些都是加工好的药片,现在把它挑了以后,以后要装罐这些,都能够装了。
韩双凤在扶贫车间里务工也有些时间了。分拣、晾晒、切片、挑选、包装,每一道中药材初加工工序上都有十几个务工人员忙碌着。在这里干活,能够实现管家挣钱两不误。
会宁县杨崖集镇东阳村村民 韩双凤:能打个7个月工这样的,能挣一万3四块钱,孩子也在这边上学,给孩子这些做饭,这些时间上都能来得及。
杨崖集镇中药材加工扶贫车间由天津市和平区和甘肃长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用于中药材的初加工、晾晒、太阳能干燥及精制包装,贫困群众可以在“扶贫车间”就地就近就业。2018年,仅劳务酬金一项就达336万元。
会宁县杨崖集镇镇长 袁应军:今年我们又投资228万元,建了一个中药材精制包装车间,让老百姓参与到切片和包装这个环节,容纳到贫困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就业人数可以达到70多人,他们每天的工资收入可以达到80元,月收入可以达到2400元,这样也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也提高了老百姓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