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让城市“颜值”再升——会宁县“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篇(八)
来源:县委宣传部 | 作者:县委宣传部
日期:2016-01-22 16:31:54 | 阅读: 12365
漫步会师大桥,环顾三山苍翠葱茏,远望祖厉绿意盎然,绿色温馨了人们的心情,也扮靓着整座城市。近年来,会宁把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城市污染作为城市绿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按照“面山绿化生态化、城区绿化园林化、道路绿化林荫化、庭院绿化景观化”的模式,努力建成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绿化新格局,注重城区绿化的布置,提高整体绿化、美化质量,让城市“颜值”
公园成“绿肺”
位于汉唐街南端的滨河公园,绿树花草相映成趣,灯光喷泉美轮美奂,与会师桥西景观绿地、会师桥头公共绿地、步龙岔沟公共绿地呈连片之势,总绿化面积204亩,是一片名副其实的“城市绿肺”,起到良好的绿化作用和生态效果。行走在这里,可以看到香花槐、金叶复叶槭、云杉、竹柳、金叶女贞、紫叶矮樱等绿化树种高低错落有致,大花月季、荷兰菊、玉簪、景天等景观花卉争奇斗艳,让人忍不住放慢脚步,静心感受“绿肺”深深的呼吸和亲吻,尽情享受城市慢生活。据悉,该县还将规划建设鸦掌沟林荫公园、体育公园、圣地公园、水岸公园、滨河锦绣公园等,确保城市“肺活量”持续增加。
河岸披绿衣
为了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城市品味,2010年以来,会宁县对祖厉河城区段进行综合治理,一期工程投资2.1亿元,完成治理会师大桥至祖厉河大桥段河道4500米,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形成了集防洪、景观、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景观工程。对于在会宁五中读过书的张富霞来说,祖厉河由一条堆满垃圾、排放污水的“臭水河”变成生机盎然、花团锦簇的休闲娱乐之地,“丑小鸭”真正变成了漂亮的“白天鹅”让她惊叹不已!与此同时,滨河东路、滨河西路绿化工程和滨河东路临河景观带绿化工程也在悄然进行,昔日支离破碎的河床变成平坦的滨河路,干涸荒芜的河滩已渐渐变成鳞次栉比的商业铺面和园林小区,而同步的绿色,更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无尽活力。
道路增绿意
道路通到哪里,绿化就延伸到哪里,“十二五”期间,该县先后完成长征北路、长征中路、广场南北路、会北路等八条城市主干道
三山添秀色
会宁城区被西岩山、东山、桃花山三山环抱。为改善生态环境,构筑生态屏障,“十二五”时期,该县大环境绿化工作以“三山增秀”为重点,确保“种一棵、活一棵、造一片、绿一片”,完成了三座面山的绿化工程,共栽植各类树木21.5万株,花灌木9万株,落实投资8200万元。
据统计,到“十二五”末,该县城市绿化面积约11692亩,共计投入城市生态绿化资金1.62亿元,绿化覆盖率从“十一五”末的12%增长到23.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4.2m2/人增长到5.2m2/人。道路河岸绿带纵横交错,公园绿地星罗棋布,城市环境和整体形象明显改善,市民爱绿、护绿、建绿、兴绿的意识逐步提高,展望未来,“城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绿色城市已变得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