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文物
来源:县融媒体中心 | 作者: | 日期:2021-08-18 14:23:55 | 阅读: 12963
会宁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红色文化深入人心。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地区胜利会师,是长征胜利的标志,是民族抗战的前进阵地,是革命力量大团结的典范,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有国家4A景区1处,国家级烈士陵园2处,长征微缩体验景区1处,战斗遗址20多处,革命文物1000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件,二级22件,三级80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文物收藏单位6家,其中国有文物收藏单位2家,非国有文物收藏单位4家。馆藏文物丰富,县博物馆馆藏一级文物12件,二级文物73件,三级文物658件。境内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会宁县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和牛门洞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郭蛤蟆城遗址、西宁城遗址、窠粒台遗址、石石湾遗址、甘沟驿遗址、关川道堂、老人沟遗址和红堡子红军战斗旧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范湾墓群、武举城遗址、郭城驿遗址、铁木山古建筑群、蟠龙山卧虎寺、北极莲花山龙凤寺、大墩梁红军战斗旧址、厉河月牙堡城址、慢牛坡红军战斗旧址和早期猛犸象化石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3处。马家窑文化彩陶、清代宫廷和地方名人书画最具特色,其中猛犸象头骨化石距今约300多万年,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民俗文化丰富多彩。近年来,以会宁剪纸、会宁皮影、会宁刺绣、会宁民歌、曹氏中医正骨法等为代表的非遗项目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逐步形成了新年音乐会、电视春晚、秦腔文化艺术周、元宵灯谜竞猜晚会等多个品牌文化活动,建成了会宁县皮影文化艺术馆,设置有皮影艺术展览陈列区和皮影戏演艺区,演艺区设有观众席98个,组织皮影传承人常年驻馆进行宣传展示非遗项目“会宁皮影戏”,进一步助推了全县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发展。
上一篇:宋代人物故事纹铜镜
下一篇:会宁县博物馆近期获赠一批珍贵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