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甘肃(四)
来源:旅游局 | 作者: | 日期:2018-01-03 08:58:40 | 阅读: 9957
甘肃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省份。甘肃,不仅是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的结束地,还是中国西部最早红色革命政权的诞生地,也是红军西路军悲壮历史的见证地。无数革命先辈曾在甘肃这片土地上浴血奋战,为中国革命事业和解放事业的最终胜利立下了历史功勋。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红色历史,贯穿了整个中国红色革命事业和解放事业,同时也给甘肃留下了众多宝贵的革命遗址。全省现存的革命遗址720处,其中庆阳市最多。15处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有革命文物保护单位300多处,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23处。这些革命遗址、红色景区和文物保护单位的红色文化元素突出,其中所积淀、包容的道德精神、理想信念、思想情怀堪为宝贵财富。红军会师纪念地会宁、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腊子口战役纪念地、红军西路军烈士陵园、哈达铺会议纪念地、“岷州会议"纪念馆、榜罗镇革命遗址、八路军办事处旧址等8个景区被纳入了全国重点打造的 100个左右“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目录。
解放战争时期
图为宁县革命纪念馆
陇东解放区军民坚持自卫战争,先后组织了新正县、宁县午亭子、新宁解放区、新正解放区战斗、西华池战役。1947年2月西华池战役后,陕甘边区野战集团军为保卫延安主动撤出陇东,在富县地区顽强地抵抗胡宗南主力向延安进攻,掩护党中央毛泽东安全撤离延安。陇东解放区大部分地区被敌军占领,解放区军民坚持和发展游击战争,大量牵制和消耗了敌人,减轻了陕北战场西北野战军主力的压力。西北野战军挥师陇东,在悦乐、将台和合水首战告捷,收复环县县城,陇东战役取得辉煌的胜利。陇东战役后,华池、环县、曲子及合水一部分地区得到恢复,陇东分区组建的十三团、十四团等地方武装向敌军展开反攻。1948年5月,西北野战军在外线大量歼敌后向陇东解放区转移。1948年12月,陇东分区收复合水县城。1949年7月,恢复解放区,庆阳全境解放。西北野战军向挺进,取得兰州决战的胜利,解放甘肃全境,迅速完成了解放大西北的艰巨事业。现存的革命遗迹主要有宁县革命纪念馆、兰州战役纪念馆等。
宁县革命纪念园位于宁县县城。公园入口处为宁县九龙广场,周围依山傍水,风景优美,“五八"战役被俘牺牲的烈士们静静地在这里安息着。在1948年5月8日镇原县屯字镇战斗中,千余名解放军战士不幸被敌人俘虏,押于宁县城内几个地坑院内。5月11日,大部队返回陕甘宁根据地时,与城郊匪军前哨接触,盘踞在城内的马匪及地方团队,听到城外枪声后惊恐万状,对禁押的战士们严加防范。被俘的战士们在党组织的领导策划下,决心战斗出去,以策应城外的大部队。当天晚上,战士们一齐由窑内冲出,高呼战斗口号,奋不顾身架着人梯越上地坑,与敌匪进行英勇搏斗直到天明,但终因敌众我寡,当场死亡近300人。次日早晨,匪军进入群众家中搜查,又杀害了10余名战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人民为了缅怀烈士们的英灵,1956年在纪念园内建立了“五八战役殉难烈士"纪念碑。在1979年和1983年,又把先后从沁坑中搭捞出烈士遗体228躯,移葬于纪念园内,并召开群众大会,举行了隆重的追悼。近年来,县上对公园进行了维修扩建,增设了革命先烈王孝锡的纪念馆。现在,纪念园已成为人们祭奠英烈、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图为玉门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甘肃人民艰苦创业,开展玉门油田开发、金昌镍都、铜城白银、戈壁钢城、兰州石化城、酒泉航天城、河西风电城和刘家峡水电站、天兰铁路和兰新铁路、庄浪梯田、引大入秦工程、景电提灌工程、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等大规模开发和建设,使“苦瘠甲于天下"的贫困面貌得到改变,人们生产生活发生历史性变化。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中,造就了陇原儿女独特的精神风貌,形成了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为核心的甘肃精神和“诚实守信、包容创新、执着坚韧、团结奋进"的“陇人品格",这些都是红色甘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一篇:苜蓿湾墓群
下一篇:会宁县博物馆近期获赠一批珍贵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