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家门镇

来源:柴家门 | 作者:柴家门镇 | 日期:2022-08-25 11:32:32 | 阅读: 21876

全镇总流域面积279平方公里,耕地10.3万亩,其中水浇地2.9万亩,属会宁南部二阴区向北部干旱区过渡地带,川地属沿黄扩灌末梢区,旱地属雨养农业区。全镇共辖11个村、4个社区,62个村民小组、13个居民小组,现有农业人口4757户19628人,其中常住人口3092户12959人。城镇居民2836户10679人。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共1078户4466人,2019年脱贫97户447人,现有未脱贫户55户199人,贫困发生率降为1.01%。

近年来,柴家门镇党委、镇政府以党建为引领,以脱贫攻坚为统领,以产业培育、民生改善、项目建设为抓手,按照“依托优势,发展城郊经济;争取项目,改善基础条件;培育产业,推进精准脱贫;多措并举,保障民生福祉”的总体思路,抢抓机遇谋发展,依靠优势创品牌,城郊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产业覆盖稳步推进,人居环境有效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18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450元。

依托优势,抢抓产业扶贫

“会宁发展看北城、北城重心在柴门”,随着会宁县城向北拓展,柴家门镇经济与县城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该镇抢抓机遇,始终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将贫困村孙去村、冯严村打造为肉羊养殖示范村,将贫困村宝川村打造为肉牛养殖示范村,在何门村重点发展大棚蔬菜种植,确保了产业扶贫的稳定性和长效性。具体工作中采取“四盯四抓”的产业发展模式,即:紧盯“人均两亩”抓实基础产业,紧盯“5头20只”抓牢支柱产业,紧盯“4座2亩”抓优主导产业,紧盯“固定收入2万”抓强劳务产业,全力推进产业到村到户达标全覆盖,为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持续增收”奠定了坚实产业基础。

一是紧盯“人均两亩”,抓实基础产业。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全膜玉米9400亩(人均2.1亩)、黑膜马铃薯9180亩(人均2.05亩),涉及贫困户1009户,贫困户人均种植全膜玉米、黑膜马铃薯分别达到2亩以上,基础产业覆盖率为94.3%。

二是紧盯“5头20只”,抓牢支柱产业。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肉牛养殖100户(基础母牛5头以上81户)、肉驴养殖40户(基础母驴5头以上30户)、肉羊养殖255户(基础母羊20只以上237户),养殖业覆盖率为36.3%,达标率为88.1%。

三是紧盯“4座2亩”,抓优主导产业。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设施蔬菜172户,覆盖率为15.8%,户均4座2亩,达标率为100%。

四是紧盯“固定2万”,抓强劳务产业。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个体经营、技能务工、整户外出三类人员325户,占贫困户的29.8%,年稳定收入均在2万元以上。

依靠优势谋发展,抢抓机遇奔小康。柴家门镇按照已绘就的“十三五”蓝图,踏着铿锵步伐,向着“北城崛起”和“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奋力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