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智慧高效节水农业为乡村振兴赋能

来源:会宁县融媒体中心 | 作者: | 日期:2021-09-08 00:00:00 | 阅读: 3178

一片片高标准农田

绿畴沃野满眼希望
一座座温室大棚
熠熠生辉笑声朗朗
处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拔地而起活力迸射
一个个涉农重点项目建设
鳞次栉比如火如荼……
一幅幅美丽风景
彰显着会宁乡村的美丽蝶变
会宁县大力推进一二三产融合
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
有机衔接
凝聚各方力量
精心“雕琢”幸福村庄
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微信图片_20210908093526.jpg微信图片_20210908093529.jpg

图片

通电、通路、通水,已经让今年八十多岁的河畔镇任王家村老人郭兰芳见了“世面”,如今听到祖祖辈辈生活的这片黄土塬将实现黄河水浇地,更让耄耋之年的她难掩心中的激动。

会宁县河畔镇任王家村村民 郭兰芳

 

微信图片_20210908093537.jpg

以前的话,我想着黄河水肯定引不上来,现在引上来了,感觉很幸福,党的政策真的太好了

微信图片_20210908093541.jpg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
是振兴乡村重中之重

图片

搞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以保护耕地,促进节水、保肥高效农业发展,大幅提升粮食生产效率。今年受旱情影响,粮食作物基本绝收,玉米也比往年早收了一个月。河畔镇任王家村村民王田明告诉记者,靠天吃饭的农业终究是靠不住,今年响应政策就把自家的土地流转了。

会宁县河畔镇任王家村村民 王田明

 

微信图片_20210908093547.jpg

今年的庄稼没收成,我听说李家塬的高标准农田项目比较好,今年正好我们村有高标准农田项目,我就把自己家的土地流转了。

微信图片_20210908093550.jpg微信图片_20210908093553.jpg

图片

有了李家塬现代丝路寒旱产业园的成功先例,河畔镇任王家村养殖户孟尚飞对智慧高效节水农业是非常认可的,但对于他来说,作为养殖户土地流转了,自己六七十只羊的草料怎么办?镇村干部告诉他,可以留一些土地用于饲草料种植或者低价从饲草料基地公司购买,这一下子打消了他的顾虑。

会宁县河畔镇任王家村村民 孟尚飞

 

微信图片_20210908093556.jpg

前几天镇政府开了一个关于高标准农田上水工程的动员会议,通过李家塬的上水工程我感觉高标准农田挺好的,就是我养的羊比较多,养羊需要的草料比较多,担心一年不够,今天通过上、村上入户解释,我现在通了,通过他们解释感觉草料够用了,这样的话我就没顾虑了。


图片

河畔镇按照“坡改梯、旱改水”的思路,通过土地流转整合资源以及智慧农业的先进理念,建成农田水利设施,提高土地收益、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连日来,河畔镇通过召开智慧高效节水农业示范产业园建设动员会、深入田间地头讲解政策,真正实现惠农政策落地生根。

会宁县河畔镇任王家村包村组长武小军

 

微信图片_20210908093605.jpg

动员大会以后,镇村组三级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动员老百姓流转土地,李家塬土地流转的成功先例,我们开展工作相当顺利,不到4天的时间我们流转了130多户老百姓的土地。目前,还有30多户的土地没有流转,我们打算一天之完成30多户老百姓的土地流转。通过流转土地,实现土地集中管理,实现农民土地利用最大化和农民土地收益最大化。

振兴在乡村
产业红火蓄满能量
振兴在群众
暖了人心美了生活

大地飞歌,沃野生金,会宁县高标准谋划、高起点定位、高质量保障,立足规模优势,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现代农业强县的路子,大力发展智慧高效节水农业,奏响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欢歌”,鼓起了农民增收“钱袋子”,让一幅气势磅礴的现代农业壮美画卷,在会师儿女的砥砺奋进中铺陈开来。

 (会宁融媒记者 牛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