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蔬菜大棚种出乡村振兴富裕路

来源:会宁县融媒体中心 | 作者: | 日期:2021-06-21 00:00:00 | 阅读: 3084

产业发展是引领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会宁县一手托着群众“餐桌”
一手牵着农户
倾力编织“菜篮子”
在千里沃野掀起了
一场惠及群众的“菜篮子革命”
生活在这片红色热土的
会师儿女正努力奔跑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在新庄镇的塬上
一排排蔬菜大棚整齐地排列着
一幅产业兴旺的画卷
正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徐徐展开

微信图片_20210621104705.jpg

微信图片_20210621104708.jpg 

走进会宁县新庄镇寺寨村
一排排银光闪烁的蔬菜大棚格外醒目
走进大棚
一股暖流扑面而来
一大片栽种整齐的西瓜映入眼帘
绿意盎然
西瓜苗郁郁葱葱
长势喜人
正在除草松土的几位村民
边干活边聊天
不时发出阵阵笑声
这是新庄镇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微信图片_20210621104712.jpg微信图片_20210621104714.jpg

蔬菜大棚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含金量”
也成了农民增收的“聚宝棚”

百姓们用双手创造着幸福生活
唱响了幸福乐章,加快了乡村振兴

微信图片_20210621104726.jpg

蔬菜种植基地成了当地村民致富的香馍馍
“去大棚上班”成了村民口头禅
村民不需要远走他乡
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
不出村就赚鼓了腰包
如今
家家的生活好起来了
日子也是越过越有奔头了

致富奔小康依靠产业带动
依靠老百姓勤劳的双手
寺寨村的发展模式正是新庄镇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现代农业的缩影

微信图片_20210621104734.jpg

兴一个产业
活一片经济
富一方群众
产业发展就是在“造血”的基础上实现“换血”
特色产业发展需要久久为功
只有从“传统”走向“现代”
从“小作坊”到“大产业”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
发挥特色产业激活乡村发展的“造血”功能
乡村发展的内在动力才会越来越强
如今
五十多万会师儿女按照美好蓝图接续奋斗
一别过去
“面朝黄土背朝天,黑水汗流苦作甜
一年到头不见钱”的困苦生活
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广袤的大地上写满了幸福
会宁融媒记者牛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