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安全教育
来源: | 作者: | 日期:2019-05-28 08:40:51 | 阅读: 16328
幼儿园的安全工作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既关系到全体幼儿的健康成长、又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和安宁。一直以来,我们幼儿园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深切关怀下,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将安全工作贯穿于孩子的一日活动之中。
一、 创设环境,在环境中渗透安全教育
环境创设是幼儿园最直观的教育方法,我们会用有趣的图片、漫画、标志符号、照片等等布置安全宣传栏和墙饰,让孩子在环境中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与感染。比如:在幼儿园的电器插座旁,贴上孩子自制的安全标志;走廊的显眼处贴上安全疏散示意图和安全标志,活动室里的电源插座与地面距离不低于1米,每个楼层都有消防器材并贴有安安和全全两个卡通安全形象代言人等等,让孩子们在有意无意中认识安全标志,时时刻刻提醒孩子注意安全。
二 、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
首先:我们利用集体教学活动时间,结合生活实际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我们把开学第一天定为“安全教育日”,第一周为“安全教育周”,第一月定为“安全教育月”。这学期开学初我们县交警大队的指导员为孩子们开展了很生动的“开学第一课”。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开设不同的健康领域的安全活动内容:在小班让幼儿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五官。如:不要挖鼻孔、不要把东西塞到鼻子里、嘴巴里、耳朵里等。教育孩子不能拿玩具和同伴打闹,更不能抓、咬、打同伴,要友好相处。不跟陌生人走,不接受陌生人给的食物,除了医生、护士不能让陌生人触摸自己的身体。上下楼梯不推挤,靠右边一个跟着一个走。知道自己的姓名及父母的姓名、电话。不做爬高、跳楼梯、不做从高处往下跳等危险的动作。教育孩子没成人带领下不能自己过马路,过马路时,应遵守交通规则,走人行道,不在马路上停留和玩耍,上街走路靠右边走等等。
在中班要让孩子要记家庭住址、父母的名字、电话号码及工作单位,知道在遇到危险时,怎样拨打紧急呼救电话。一个人留在家里时,如有陌生人来访,不要私自开门。不要用湿手去摸电器的开关、插头,更不可将手指、别针、回形针等放进插座以免触电。让孩子懂得玩火、玩电、玩水的危害,以防止意外事故。教会孩子一旦发生火灾如何自救,如何迅速的逃离或等待大人施救。了解消防栓、灭火器的用途,知道幼儿园的安全通道出口;教育孩子养成到公共场所注意观察消防标志和疏散方向的习惯等等。
到了大班该让孩子懂得:外出旅游,散步或户外活动时,教育孩子要远离变压器、建筑工地等危险的地方,听老师(或者大人)的话,不能随便离开集体,有事应告诉老师。到野外旅行或散步时不得随便采摘花果,更不应该放入口内,以防中毒。教育孩子在运动或游戏时应听老师的安排,遵守纪律,有序活动,避免互相追打、乱跑乱撞以免发生不测。知道报警电话:110、120、119,并懂得如何拨打这些电话等等。这样才会促使他们真正理解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其次:我们通过创设情景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获得自救和求救方法。如:针对孩子对“警察叔叔”的崇拜心理,开展角色游戏《交通警察》,让孩子扮演他们所崇拜的“警察叔叔”,使他们懂得横穿马路要走斑马线,走失时要找警察叔叔帮助,学会较熟练地说出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或用电话求救。在表演情景游戏《你知道怎么办吗?》之中创设一些情景:“你一个人在家,有个陌生人敲门怎么办?”、“夏天很热,容易中暑,你知道怎么办吗?”、“发现厨房有煤气的味道怎么办?”、“如果你的手划破了怎办?”“家里着火了怎么办?”。引导孩子们设想出各种各样自救自护的方法并进行演习。同时组织孩子们讨论哪种方法更好,让孩子懂得采用最有效的自我保护措施。我们还通过防震、消防演练等活动,培养孩子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品质,提高孩子自我保护的能力。
第三:我们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是我们幼儿园教育的主渠道,通过活动让孩子亲身经历整个过程,增加体验,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如:在开展《注意饮食卫生》主题活动中,通过讨论:路边的小吃能吃吗?为什么肚子疼了?三无食品能吃吗?通过设计食品安全知识调查表,让孩子们知道食品卫生的重要性,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了解如何鉴别安全食品,懂得哪些食品属于健康食品,哪些属于“三无食品”,教育孩子注意饮食安全,不买“三无食品”。让孩子知道要吃干净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饭后要漱口,早晚要刷牙,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再如,在开展《发生火灾怎么办》的主题活动,通过观看录像、图片,让孩子初步感知火对我们的帮助和害处,通过模拟逃生的游戏,让孩子了解安全自救逃生的常识。还可以开展《保护自己办法多》、《小小安全员》等类似主题活动,让孩子在亲身体验安全自救的方法和技能同时,增强安全防护意识。
还有:我们会在幼儿一日生活活动各环节中有机渗透安全教育
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是安全教育的好时机。如晨检、午检、集体教学、户外游戏、自由活动、离园等。我们的老师、保健医、门卫等都会时时抓住机会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如:晨、午检:带班教师要做到一摸有没有发烧的孩子。二看:一般情况看精神状态、面色,其次看传染病的早期表现(咽部、皮肤有无皮疹等)。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四查:检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的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五记:根据晨、午检情况做好当天记录,对没到园的孩子要打电话联系家长:并注明没来的原因。再如:在洗手或入厕的时候,告诉孩子不推挤、注意安全,防止摔倒;如厕完之后,提醒孩子一定要洗手,以防病从口入;而户外活动时,要注意控制孩子的活动量不狂奔乱跑,不要因为活动量失控而摔伤、跌到;告诉孩子玩大型玩具时不越规、不拥挤、不倒滑滑梯、不猛推秋千等,以防发生不测;带班时我们的教师要时时关注孩子,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老师们也会抓住每个教育契机进行随机安全教育。比如:做手工使用剪刀,教幼儿正确使用剪刀的方法及保护措施。我们还会把一些安全常识编成儿歌,这样更便于孩子将安全常识熟记于心。
三、家园同步,共同教育
孩子更多的时间是和家庭成员生活在一起的,有的家庭对孩子的安全没有足够重视,家长对孩子的好奇心和冒险心理不加防范,非常容易导致意外的发生。因此,我们会通过班级的家园共育栏、致家长一封信、寒暑假告家长安全书、定期召开家长会、不定期的开展安全专题讲座、还向家长发交通安全宣传单等等。向家长宣传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让家长主动参与对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切实将安全教育的内容延伸到每个家庭中。有了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我们的安全教育才能顺利进行,达到了家园同步教育的效果。
总之,在幼儿教育中,安全是第一位的,安全是工作底线。只靠教师和保教人员的外在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各种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对孩子时时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才能更好地保证孩子的安全。安全也是一个长期的课题所以我们会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为孩子们撑起这把安全的保护伞!让我们第三幼儿园的孩子们真正的快乐生活,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