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万亩蔬菜产业园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来源:县融媒体中心 | 作者: | 日期:2021-02-07 14:45:32 | 阅读: 3854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进程的不断推进,位于甘肃中部的会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亮点纷呈,而中川镇南峪川万亩蔬菜产业园又是一个新的里程碑,在新的一年里,一座座高效节能的日光温室势如破竹,在广袤的土地上铺展开来。
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战略,中川镇按照“1+N”产业增收模式,紧紧围绕“21211”农业农村产业突破行动和全县蔬菜产业总体规划,立足辖区内米峡水库的水资源和蔬菜种植传统优势,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思路,采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联动模式,通过在梁堡村、高庙村、高陵村、中川村建设南峪川万亩高标准蔬菜产业园,打造“生产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示范园、会宁县绿色蔬菜产业的“新名片”。目前,该项目正在按照“一边搭建一边耕种”的建设方针投建。
现场施工人员 宋炳章:现在我们是5个人一个班组,主要是搭钢结构,搭拉杆,一天就可以搭成一个阳光温室。
甘肃会基华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工 何生良:这个棚现在已经建好了,今年冬季施工任务重、工期紧、天气寒冷,我们克服了这些困难,在棚里生火炉增加温度,在大棚安装完工5天以后,土壤就达到了消冻的条件。今天我们在犁地,地犁完后我们将安装滴灌带,还会配备水肥一体机,这有利于作物的更好生长和吸收养分,可以达到省水省肥的效果,产出更加优质的绿色蔬菜。
南峪川万亩蔬菜产业园规划占地1.02万亩,计划建设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种植区和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塑料大棚种植区各1处。其中,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种植区计划建设日光温室2000座4000亩,同步配套水、渠、电、路等设施,总占地5000亩。塑料大棚种植区计划建设塑料大棚1万座5000亩,配套建设80亩蔬菜交易市场、4000吨预冷库、育苗基地、高位蓄水池及滴灌设施。目前,项目已经完成土墙部分建设的日光温室有260余个,具备上钢架条件的有54个,虽然冬季施工给工程建设带来不少压力和挑战,但施工方迎难而上,采取了相关的冬季施工措施,确保高标准高质量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甘肃会基华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经理 受国彦:因为现在冻土层已经达到了60公分-80公分,我们现在采取的措施是用挖掘机揭掉60公分的冻土层,然后再挖取自然土回填到土墙上面,来保证它的压实度和质量。混凝土方面,我们采取给混凝土增加早强剂、防冻剂的方式,尽量采取热水拌合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最后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采取双层棉被保温、增加塑料棚膜覆盖的措施,这样我们就能既保证质量又保证在年前完成200个大棚的建设任务 。
蔬菜是城乡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农产品,保障蔬菜供给是重大民生问题。近年来,会宁县积极培育蔬菜产业,特别是以塑料大棚为主的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呈现出数量增长、效益提升的良好局面,实现了蔬菜生产在区域、时间、品种等多个层次的合理优化配置,蔬菜产业正阔步向前。会宁县南峪川万亩蔬菜产业园日光温室建设项目的实施,将不断挖掘中川镇乃至全县蔬菜种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通过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着力打造新型绿色蔬菜生产示范基地,提升全县乃至全市蔬菜产业现代化水平,对会宁县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川镇镇长 魏宏强:通过实施南裕川万亩蔬菜产业园日光温室这一重大项目,可以充分发挥这些优势,也可以带动全县周边蔬菜基地5万亩以上,每年可培训农民2000人以上,解决1200人以上的就业问题,进一步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条,巩固和提高蔬菜的市场占有率,进而推动中川镇农业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优化升级,进一步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 ,为推动全镇的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
中川镇南峪川万亩蔬菜产业园将以乡土经济、乡村产业为核心,以资金资源统筹、投融资机制创新为动力,着力打造“机械化种植、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现代化交易”的现代绿色蔬菜产业链条,通过积极探索现代农业技术及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不断探索最佳合作模式,带动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同时培养带动形成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和专业合作社,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市场经营主体,示范引领会宁县蔬菜产业升级,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甘肃会基华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曾朝飞:这个项目建成以后,我们公司会以这个项目为龙头,进一步扩大这个项目的区域生产规模,推广和普及适合当地农民种植的蔬菜品种和先进的栽培技术,从而带动整个项目区域及周边农民精选优质品种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种植,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我们公司也会充分发挥新型的经营主体营销网络和专业经济组织的市场优势,把千家万户种植的蔬菜推向国内及海外市场,促进当地的蔬菜种植业健康稳定发展,进而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达到企业盈利、农民增收,互惠互利双赢的局面 。
评论
如今的中川,一派丰饶景象,到处涌动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澎湃热潮,充满了乡村振兴的绿色希望。良田沃野织锦绣,产业兴旺富乡亲。南峪川万亩蔬菜产业园通过新型订单模式、股份合作模式、服务带动模式、多层次融合模式等,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发挥龙头企业和乡村旅游在产业融合中的连接作用以及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推进农业由“生产导向”向“市场和消费导向”转变。紧盯目标不放松,全力以赴抓落实。只有锲而不舍地干下去,蔬菜产销两旺和百姓的致富梦才会实现,乡村振兴之路才会越走越宽,美丽乡村才会精彩呈现。
(会宁融媒记者 逯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