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医疗保障托起群众幸福生活

来源:县融媒体中心 | 作者: | 日期:2021-01-28 09:51:39 | 阅读: 4441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十三五”期间,会宁县以人民健康需求为着力点,不断强化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完善公共医疗服务体系,提升医疗保障水平,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实惠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绘上了温暖底色。


郭城驿镇中心卫生院服务群众4万多人,是一所集医疗、预防和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为一体的一级甲等中心卫生院。如今,新建住院楼拔地而起,一台台崭新设备仪器投入使用,一间间现代化病房设施齐全……近年来,这所乡镇卫生院通过不断发展,无论是医院的硬件建设还是医疗水平都有了较大变化。

郭城驿镇中心卫生院院长 李君儒:我们通过这几年的努力,自行采购动态DR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5分类血球分析仪,耳鼻喉科综合治疗床,还有口腔科的一些设备,作为中心卫生院一些常规的设备,基本上现在都齐全了,并且能够满足当地老百姓的诊疗需求。

在医疗设备提档升级的同时,郭城驿镇中心卫生院的医务人员也由原来的60人左右增加到了82人,科室由原来简单的几个科室增设到现在的18个科室,同时,医院每年还派出多名医务人员在省、市、县级医院进修学习,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为群众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

郭城驿镇中心卫生院院长 李君儒:我们通过送出去、请进来,以及结合东西部项目帮扶、城市帮扶农村项目,进行人员的培养,“十三五”期间,无论医院的硬件建设、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和人才培养、综合服务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升。


破旧简陋的乡镇卫生室、经验不足的乡村医生是人们对以前乡镇卫生院的印象,而如今功能齐全的标准化卫生院、骨干医疗团队的驻点坐诊……让老百姓的就医环境得到了改善,“看病远”的问题也得到有效缓解。

病患家属 赵彩娟:现在娃娃生病了,我就赶紧带到镇上的中心卫生院,很方便,而且现在这里环境比以前好了很多,医生看病也详细认真,水平也高,现在的各方面条件都很好。


“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走进郭城驿镇红堡子村村卫生室,宽敞明亮的房间,整齐归类摆放的药品,一个规范完善的乡村卫生室展现在眼前。

郭城驿镇红堡子村村民 漆世荣:自从我们红堡子村建了卫生室,老百姓都感到很方便,家庭签约医生也经常进行上门服务,检查血糖血压,老百姓看病方便了很多。


会宁县不断优化延伸医保服务,逐步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全民医保从广覆盖到高质量扎实迈进,实现了医疗保障从“被动管理”到“主动服务”的深刻转变,不断优化的医保服务,与越来越坚实的保障能力一起,为群众的小康生活保驾护航。

病人家属:怎样办理一站式结算?

护士:等一下你到旁边护士那里办理你的出院手续、出院证明、结算单,然后直接在我这里报销结算,报销后你只需要把正常该补的费用补上就行。

郭城驿镇红堡子村村民 张宗武:家庭签约医生对我们患者特别关心,就拿我来说,每月至少来我这检查一次,如果我感觉不舒服,随时都可以过来联系他,随时上门服务。


为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会宁县通过建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机制,有效解决了因病致贫返贫的问题。“十三五”期间新农合年个人缴费标准由每人每年120元增加到180元,全面推行“先诊疗后付费”制度、医疗服务“一站式”即时结报服务等为内容的医保杠杆撬动机制,进一步调整完善分级诊疗政策,破除了“以药养医”,提高了补偿比例,群众看病就医经济负担明显减轻、受益水平不断提高。

患者家属 金鑫:合作医疗报销对于老百姓的作用真的非常大,一站式报销之后几乎不花钱,对老百姓帮助很大。

患者家属 杨永梅:先诊疗后付费,减轻了大家的经济负担,一站式结算也让大家少跑路,非常方便。


为了提升全县医疗服务水平,改善群众的就医条件,会宁县启动了会宁县人民医院和会宁县妇幼保健院的整体搬迁扩建工程,实现了信息化建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医院通过预约就诊、微信挂号、诊内支付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使患者在就诊的过程中充分享受到了信息化带来的便利服务,实现了惠及群众的医疗保障体系快速落地生根。

会宁县人民医院医务部主任 赵新娟:医院通过进一步增加预约诊疗服务的比例,大力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和集中预约检查检验,实现了医共体内的远程医疗全覆盖,目前已建成了5个区域医学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5个急救中心,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的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的综合救治服务,提升了急危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质量和效率,同时以互联网+为手段,建设智慧医院,医院围绕患者医疗服务的一些需求和患者提供预约诊疗、移动支付、床旁结算、就诊提醒、结果查询等多种便捷服务,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就诊。

会宁县妇幼保健院党支部书记 任统斌:搬迁投入使用后,妇幼保健院先后引进了大量新设备,完善了相关科室,人员由原来的4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100人,功能科室基本满足县级妇幼保健院的需求,能够满足全县妇女儿童最基本的健康保健需求。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是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块“压舱石”。“十三五”期间,会宁县紧紧围绕群众就医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不断优化医疗资源,稳妥实施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各类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每个乡镇卫生院达到至少有1名以上执业(助理)医师和1名以上全科医生标准,284个行政村均建有标准化村卫生工作站,配备合格村医329名,夯实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打通群众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群众就医获得感不断增强。

会宁县卫生健康局副局长 马自强: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建设、设备配备和人员配备的全面达标,我们将30个乡镇卫生院划分为南中北三个片区,由三个县级医院牵头,成立了三个医共体,整合县、乡两级医疗卫生资源,实现患者双向转诊,切实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等问题,基本上实现了大病不出县小病在基层的新的就医格局,为“十四五”加快建成经济兴盛、城乡秀美、人民幸福的新会宁,提供了有力的医疗保障。

记者感言: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在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之“势”,决胜全面建成小康之“时”,防治突发疫情之“事”,都迫切需要多维着力,会宁将进一步加强乡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以保障50多万会宁人的健康美好生活,努力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相信,会宁的医疗卫生事业也将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以实实在在的举措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更加华美的篇章。

(会宁融媒记者 牛丽娜 路旭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