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头川镇:紧抓产业“牛鼻子” 日子越过越红火
来源:县融媒体中心 | 作者: | 日期:2021-01-09 16:23:41 | 阅读: 4032
巩固脱贫成效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基石。会宁县平头川镇以产业巩固扶贫成效,通过培育藜麦、蜂蜜等特色产业,不断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提升老百姓自身造血功能,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藜麦是一种环境适应性强的高山作物,耐寒、耐旱、耐盐性。会宁县平头川镇位于县境东部,地处干旱山区,平均海拔1900米,年均降雨量323毫米,年均气温7℃,全年无霜期132天,在藜麦的种植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2015年,金蛋蛋农林经济作物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仲罡抓住机遇,成立专业合作社,积极引进示范种植藜麦,并邀请省农科院专家为平头川镇百姓进行技术指导和理论授课,极大地提升了村民们的种植信心和种植能力,使藜麦种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会宁县金蛋蛋农林经济作物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仲罡:这两年的种植面积还是可以的,由当初的1000多亩增加到2000多亩。从今年开始,我们再进行技术培训,希望能种植成功。藜麦种植在咱们这个地方比其他粮食的效益都要好,每斤原粮按5元算的话,大多数老百姓亩产达到了500斤以上,这样下来一亩就有2500多元的收入,经济效益很好。
在藜麦加工车间,张小丽和工友正在全神贯注地折叠着藜麦产品包装盒。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在合作社成立以前,张小丽没有工作,2017年她便应聘到厂子里务工,平时工作时间相对稳定,活也轻松,在照顾孩子的同时还能挣些外快补贴家用,可谓一举两得。
平头川镇马路村村民 张小丽:我在厂里干的是叠盒、装箱的活,活很轻松。一天挣100块钱,也不耽搁给孩子做饭,还给家里增加了收入,我觉得很开心。
暖阳如初,走进平头川镇任湾村,幸福的气息扑面而来。养蜂大户刘逸丁笑着告诉记者,从父辈开始家里就一直在养蜂,2017年在经过多年不断地探索研究,掌握了更加科学的养蜂知识后,他便成立了会宁县任湾蜂之恋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如今,合作社共有五百多箱蜂,蜂蜜年产量一吨左右,销售额可达七十余万。刘逸丁在努力经营这份甜蜜事业的同时,先富帮后富,积极动员其他村民加入养蜂事业中来,手把手教他们养蜂经验和技术。
会宁县任湾蜂之恋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刘逸丁:从2017年的60多箱发展到现在的500多箱,期间一直坚持科学养殖,同时带动周边的37户贫困户每家养了10箱蜂,而且规模都在逐步扩大,同时吸纳了附近10多名人员务工。今后我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更多的老百姓通过养蜂来致富增收,把这个“甜蜜的事业”干的蒸蒸日上。
“十三五”时期,平头川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以打赢脱贫攻坚战、落实各项民生政策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各项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全镇1467户建档立卡户已实现稳定脱贫,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富裕、幸福、和谐、生态”新平头川的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平头川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赵艳春:今后我们将做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逐步培育壮大种养殖产业,推动我镇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会宁融媒记者 张倩 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