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大学、兰州大学调研组在会宁县调研县级融媒体建设工作
来源:县融媒体中心 | 作者: | 日期:2021-01-08 08:47:38 | 阅读: 4169
1月6日,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段京肃,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惠民、王芳,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甘肃中心副主任连振祥,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甘肃中心新闻供稿二部副主任王欢一行来会宁县融媒体中心调研工作。旨在进一步推进县级融媒体建设,充分发挥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公共信息枢纽作用,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在会宁县融媒体中心,调研组一行实地察看了演播大厅、广播电视播控室、全景演播室、专题演播室、新闻直播间、编发中心、录音间等硬件设施建设情况,观看了县融媒体中心建设宣传片;走进融媒体指挥中心,调研组与正在深入一线采访的记者进行连线,了解一线采访情况,详细了解会宁县融媒体中心机构设置、硬件投入、建设运行及特色栏目开设情况,并对做好下一步多媒体融合发展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会宁县融媒体中心自2019年3月份挂牌成立以来,按照“因地制宜融合,转型升级发展,裂变效应凸显”的建设思路,把“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作为生命线,全面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实现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从相“加”迈向相“融”,为全县实施“四县三区两城一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撑。截止2020年12月底,各平台的具体发稿情况为:会宁电视台公众号4181条,会宁发布公众号2855条,会宁融媒抖音号2438条,会宁融媒快手1689条,会宁融媒客户端7318条,政府网站4057条,播发电视新闻1878条。先后开设电视专栏23个,全天滚动播放、及时发布,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调研组认为,会宁县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方面做了积极探索,融媒体中心从硬件设施到软件有很大提升,希望会宁县继续贯彻落实中央对媒体融合发展的统一部署要求,加强和深化与新华社的战略合作,学会运用新媒体的思维去谋划思考,借助技术平台建好用好融媒体中心,打通基层宣传“最后一公里”,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要放大眼光,跳出县域小圈子,研究把握互联网传播规律,着眼全省、全国乃至全球的“大平台”,立足当地红色文化、金色教育,绿色农产品和“会宁学子遍天下”的人脉优势,推出系列创意新媒体产品,打响会宁名片,让会宁走向全国全球;要保持宣传队伍的年轻化,加强创新,研究县内县外受众口味,有针对性地推动节目的创新创优;要坚持“融媒体+”经营理念,利用融媒体资源,积极推出“媒体+电商”“媒体+活动”等经营项目,构建覆盖受众生活圈的社会网络,努力成为县域内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综合服务提供者,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同时,新华社将继续发挥央媒融合发展优势,在内容策划、技术支撑、渠道分发、人才培训、外宣推广等各方面加强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支持和帮助,共同推动会宁县融媒体中心建设迈上新水平。
下一步,会宁县融媒体中心将以“十四五”发展规划为引领,全方位开展媒体融合大背景下的新一轮“融创”布局,进一步通过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以更加优质、丰富的融媒体产品,吸引受众群体,最终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守住、拓展并趟出一条媒体传播的新路子,着力提高融媒体中心的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为推动“四县三区两城一市”建设、统筹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会宁融媒记者 陈宇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