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萍兰:巾帼不让须眉 助农增收勇担当
来源:县融媒体中心 | 作者: | 日期:2021-01-05 11:02:08 | 阅读: 4153
为追随内心的热爱与向往
为实现家乡山川秀美的理想与抱负
十多年来
她以大地为纸,以汗水为墨
躬耕在她热恋的黄土大地上
独辟蹊径走出了一条
依靠种植、收购、加工紫花苜蓿致富的传奇之路
富起来的她不忘饮水思源、致力扶贫助困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乡村振兴
贡献着“巾帼力量”
她就是
会宁县梅灵草粉加工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萍兰
记者见到刘萍兰的时候,她正在对刚送来的一车“货”进行着质量评估工作,动作熟络而又干练。她说,她对牧草有着一种天生的、说不清道不明的热爱之情,所以十几年前退耕还林还草利好的政策一出来,审时度势后她就毅然选择了种植、收购、加工紫花苜蓿这条路子,带领乡亲们走上了发展草畜产业脱贫的道路。
会宁县梅灵草粉加工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刘萍兰:2012年我就成立了会宁县梅林草粉加工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后就开始吸纳务工人员,不固定务工人员有100多人,固定务工人员有20多人。这几年来,在我的带动下周边的老百姓也意识到了苜蓿草能够赚钱,也开始通过种植紫花苜蓿来增加自己的经济收入。
家住新添堡乡沙湾村村民牟虎山因为家里的特殊情况出不去外面务工,只能依靠务农维持家用,日子过得很是紧巴。2012年刘萍兰成立合作社之初,在走村入户收购苜蓿草了解到他的情况后,便吸纳他到自己的合作社来务工,粉草、打草捆、装车,一年下来他的务工收入能达到2万多块钱,生活慢慢变好的同时极大地激发了牟虎山的致富信心!
新添堡乡沙湾村村民 牟虎山:在这儿打工很方便,家里忙的时候我就回家了,闲的时候就到这儿打工。我一天的工资平均是150左右,干得也开心。在这儿务工的同时,家里也养了2头牛,我有信心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会宁县梅灵草粉加工专业合作社每年会给农民提供种子、机械耕种,同时也负责收购销售,解决农户销售难的问题。这让大面积种植紫花苜蓿的黄成开心不已,刚卖了一车苜蓿草获得不错收入的他告诉记者,今后还要继续扩大种植面积,争取获得更好的收益。
新添堡乡涝池村村民 黄成:我今天拉来的这一车苜蓿有3000多斤,卖了1400多块钱,心里很高兴。最近这两年苜蓿价格还可以,我还想继续发展下去,再多种一些苜蓿草。
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在自己的帮助下,依靠会宁县梅灵草粉加工专业合作社增加了收入、增强致富信心,这让刘萍兰内心很高兴,也更加坚定了她今后的发展方向。
会宁县梅灵草粉加工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刘萍兰:我想在将来,我和我老公把这苜蓿草产业继续发展下去,带动更多的老百姓通过草畜产业致富,过上好日子。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路风华,一路歌声。因带贫能力、贡献突出,刘萍兰先后被评为 “白银市劳动模范”、白银市“最美巾帼人物”等荣誉称号,今年12月又荣获了“甘肃省劳动模范”的殊荣。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刘萍兰靠的不是运气,而是不断地努力。因为她始终坚信:因为幸福生活是靠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
会宁县梅灵草粉加工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刘萍兰:这十多年一路走来确实非常艰辛,在这艰辛的背后离不开我的家人的默默支持,尤其这次“省劳模”的荣誉里,有我的一半、也有我老公的一半,没有他默默地支持,就不可能有我现在的成功。
记者感言
谁说女子不如男
刘萍兰以中国传统女性的朴素和勤劳
新时期农村女性的精明能干和开拓进取
带领乡亲们
在这并非最富足、最奢华
但却是最踏实、最熟悉的
一方土地上共同努力着
奋进在全面小康的道路上
她用满腔热情为家乡的发展
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也为自己的人生书写着辉煌的历程
(会宁融媒记者 李佳 李晓伟)